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2019 年 5 月 19 日是第 29 次全国助残日,作为助残日系列活动之一,5 月 17 日上午,一场以 " 大手拉小手,让爱一起走 " 为主题的关爱残疾儿童开放日活动,在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举行。有这样一群特殊孩子,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我和我的祖国》,这也许是最特殊的版本。
△ 10 个小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唱出最动人的《我和我的祖国》
听障儿童弹出最美钢琴曲
如果不是藏在耳垂后,细细的、类似黑色耳机的人工耳蜗,这群小孩子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穿着好看的衣服,挂着甜甜的笑,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10 个小孩子站好队,用稚嫩的童音唱出最动人的《我和我的祖国》。仔细聆听,会发现,他们的发音没有那么完美。他们是一群听障儿童。他们的世界曾被按了静音键,为了唱歌,他们付出了百倍于常人的努力,唱出的歌声渐渐美妙。
△弹出最美钢琴曲
不仅会唱歌,有的小朋友还会弹钢琴。涵涵坐上琴凳,羞涩地说:" 你们可以安静一点哦。" 伴随一段《大洋中的鲸鱼》钢琴演奏,我们走进了他的音乐世界。再过一个月,涵涵就要 7 岁了。涵涵的老师谢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 17 个月大的时候,涵涵来到江苏省儿童康复中心,这儿有针对听障儿童的专门的语言培训课程。谢纯说,涵涵识五线谱特别快,有天赋。虽然今年 2 月才开始接触钢琴,但现在已经会弹上四五首小练习曲了。
△曹青莞讲述自己的经历
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舞台和掌声
曹青莞站在人群里,带着酷酷的帽子,这个漂亮的女孩很引人注目。目前她在南艺读研。熟悉她的人就知道,她曾经参加过一档演讲类的比赛。而她也佩戴着助听器。" 我三岁的时候被发现患有先天性中毒神经性耳炎,4 岁的时候带上了助听器。多亏妈妈,每天搬着小板凳,每天在阳台,一个字一个字去纠正发音,才有了后来我能和其他小朋友正常地交流。"
在观看完小朋友的表演后,曹青莞有很多感悟。" 现在的孩子真的好幸福啊。小时候,妈妈让我练习舞蹈,通过舞蹈的旋律节拍,让我去抓住节奏。那个时候,一个听障的小孩子,能够唱歌,能够跳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现在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曹青莞说," 每一个小孩都可以享受舞台,享受大家给的掌声。"
据介绍,0-6 岁是听觉言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听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时间,如果在这个阶段采取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治疗,接受科学的康复训练,多数孩子都能告别无声世界,正常地生活。
江苏家长可为孩子申请免费人工耳蜗
江苏陆续出台并修订完善了多个制度性文件,包括《江苏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实施办法》、《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江苏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实施方案》等。主要为 0-6 周岁残疾儿童(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孤独症)、7-14 周岁肢体、孤独症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救助服务;为 16 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服务,涵盖助听器、轮椅、假肢、矫形器等 11 类 256 种辅具产品;为 1-14 周岁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服务。以上救助服务均可向户籍地残联咨询申请,人工耳蜗救助也可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申请。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江苏,0 — 6 岁的听障儿童有近 1 万人。由于人工耳蜗价格昂贵,高达 20 万元的费用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江苏通过一系列免费工程的实施,目前已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1.7 万人次,免费适配助听器 5000 余名,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1100 名。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符合救助条件的听障儿童,发现一例,救助一例。" 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基本型人工耳蜗产品一套,还会报销相关手术费用。按规定进行医保报销后,按照每人不高于 12000 元的标准据实报销。"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