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文博会上,一大批具有传统文化因子的文博产品和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令人惊叹。其中,漆艺大师、浙江省非遗项目传承人、罗氏犀皮漆第六代传人罗献兵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罗献兵,浙江临海人,受艺于国际著名漆艺专家何豪亮教授。现为职业漆艺家。此番是随浙江省文博组团来深,浙江省组团的展位在会展中心 2 号馆,规模不小。罗献兵的漆艺作品都比较精致,一眼望去,漆艺作品五彩斑斓,绚丽的光彩吸引了不少观众。主要作品有犀皮漆扇、印盒、糖果盒、竹胎茶杯、腰坠以及手串和漆珠等。
犀皮漆,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此技法起于唐朝,在宋朝时十分流行。罗氏犀皮漆器是我国古代数百种髹饰漆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是传统的髹饰漆艺在临海的遗存。从元、明至清道光年间,临海犀皮髹漆工艺盛极一时。罗氏犀皮漆艺以红、黑、黄数色互换融入表面髹饰,以磨显填漆、髹漆装饰的一种传统漆艺。犀皮漆器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需耗时 6 到 8 个月,分制胎,灰坯,制漆,设色,起纹,填漆,黍包漆,研磨,推光,揩清等十道工序。罗氏犀皮漆器现有三大类,三十多个品种,魔盒类有首饰装饰盒;文房类有印鉴盒,笔洗,茶叶罐,漆盘,笔筒;碗具类有漆碗,漆盆等。
谈到从事漆艺的缘起,罗献兵说,主要得益于爷爷留下的 2 本书:一本是《文心雕龙》,一本就是既无书皮、也无目录的汇集了中国历代漆艺典故的油印小册。据这本无皮书记载:"…… 又清嘉间浙江罗宣荪善漆,有填漆彩髹之器皿又以五彩稠漆堆成花叶之色,又作种种之斑纹磨平之如画 ……。这本无皮书始终未离他爷爷左右,老人家总是手捧书,时而思,时而记。这本无皮书现在成为罗氏传承的唯一依据,罗家从太祖辈起,就世代从事漆艺,一扎根就是近 200 年,罗献兵已是第六代。用他的话说," 正是爷爷赠予的册子里描述的关于漆器迷幻般的漆彩世界,让我在漆艺这个梦幻世界里探寻、摸索。"
罗献兵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漆艺。当年,他为了恢复、研制漆皮漆,放弃了原先做得不错的生意,花了 13 年时间,尝遍酸甜苦辣,始得成功。80 年代初,从事工艺美术的罗献兵发现其祖父遗留下来的犀皮漆秘方,又听城内老艺人及父亲叙说,开始开发漆艺产品,建立作坊,重视研制制作,使传统犀皮漆艺重新呈现,使世人了解犀皮漆器工艺和器品的光滑美丽。1995 年,罗献兵设立 " 罗氏犀皮漆艺术和文化发展工作室 " 并赴全国各地调研中国漆艺现状。2006 年,罗献兵制作的罗氏犀皮漆器获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 " 华艺杯 " 学术奖铜奖,同年,罗氏犀皮漆艺入选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成功地在犀皮漆色中融入了白色,可谓由古至今的首创。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