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 / 文 牛华新 / 摄)5 月 18 日下午,著名评论家、作家张柠现身南京先锋书店,为读者带来新书《三城记》的创作分享,并与文学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一起,围绕 " 城市‘新人’的困惑与成长 " 主题展开了深度的文学对谈。这是《三城记》" 多城看‘三城’ " 系列活动的第二站,现场读者反响热烈。
△张柠(右)与何平(左)展开文学对谈
《三城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开年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新作,堪称一部 "80 后 " 成长史,聚焦主人公顾明笛的命运变迁。同时直面当下中国城市生活,以此为原点辐射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和精神状况。小说以扎实的现实主义风格,讲述沙龙、报社、高校、互联网、城市与乡村等多种生活,较为完整地塑造了当代城市青年的典型形象,突出他逐渐敞开自我、认知世界、寻求爱获得爱,并最终成长为真正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的历程。
活动现场,张柠与何平充分发掘了《三城记》中的文学性与话题性,就 "80 后 " 的生活与精神状态、文学的 " 新人 " 形象、城市书写、成长小说、人物塑造与现实主义等问题展开探讨。谈到为什么要设置城市青年作为小说主角,张柠表示," 当下时代的主流群体,是我的学生辈,子辈,写作应该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去了解和探讨他们在想什么问题。此外,城市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因此我的主角是置身于城市之中的主角,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问题。"
何平认为," 小说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新视角,就是如何去重新观察和思考独生子女一代,或者是和改革开放一起生长的同时代人。" 小说起始的 2006 年,也是诸多 "80 后 " 频繁在大众传媒上集中亮相的时刻,他们自此开始与新媒体相遇,自发地树立自己一代的形象。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的观察,两位嘉宾认为,小说主人公顾明笛是典型的 "80 后 ",他一直在追寻的问题," 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是一直存在但前代人还不太愿意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三城记》封面
" 解决 80 后的精神问题,其实也就是要解决城市人的精神问题。" 当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新一代如何理解自我的角色?他们如何自处又如何面对外部世界?他们的精神将何去何从?在这个意义上,《三城记》中的世界就像一座人物命运与精神的实验室,各种各样的人在特定的场景里不断发生化学反应,发酵出一系列新景观和新问题。
小说首发于《当代》2018 年第 6 期,一经面世便已获得非常好的反响。经广大读者投票,《三城记》在 "《当代》文学拉力赛 " 中荣获 2018 年第六站冠军称号。此外,小说入选北京市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先后被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报刊转载,引发文坛关注。
△张柠
作家张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著有长篇小说《三城记》,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著有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白垩纪文学备忘录》《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合著)等。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