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19-05-23
脱贫攻坚大型融合传播报道第九站:小豆腐 大产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地处乌蒙高原的大方县,历来盛产豆干,这种完全称得上爆款的路边摊美食,因全手工制作和口感嫩滑等特点,在吃货界当中备受欢迎。大方县城里,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在普通百姓家中,都少不了豆干的影子。营养丰富的豆干,俨然像是当地人的日常。日前,贵阳晚报、ZAKER 贵阳、贵阳网携手美的置业,走进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去了解舌尖上的美味——烧烤摊上的小豆腐,是如何从大山深处生产出来,并卖到东南亚的。# 春风行动 Z 边独好 # 点击查看更多专题内容

从事业单位辞职创业

三十六岁的胡从锋峰还记得,小时候邻居和亲朋好友春节前,互相问得最多的是:" 你家推豆腐了没?" 杀猪过年推豆腐,这是大方人特有的年味。

胡从锋的老家,在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二组,这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石磨。村民们大多依照传统,从选豆、泡豆、磨浆、煮浆、点酸水、手工包块等近十道工序,都用古老的技法去制作,产出的荞灰豆干、手撕豆干、葱花豆干等美食,也远销到全国各地。

作为从龙场村走出去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胡从锋最初并没有打算办豆腐厂,他选择报考事业单位,并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走上岗位后,胡从锋发现自己爱好和擅长的,依旧是大学时所学的专业——食品生产自动化。

不久后,胡从锋从事业单位辞职了,带着让更多人能品尝到大方豆干的梦想,他开始在全省各地推销豆干。" 最开始,做的是批发和零售,大方豆干本身品质好,加上我性格又比较外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卖了 30 万片。"

批发和零售相当于给人做嫁衣,胡从锋不甘心,他谋划着自己办厂。祖辈都会做豆腐,胡从峰自然深谙门道——水质和豆子是做好豆腐的关键,他在龙场村周围的山上转了几个来回,最后把厂址定在村里的饮用水水源附近。

用传统工艺制作豆干

花掉 30 余万元,胡从锋 2017 年在龙场村的大山里,建起了豆香源食品厂。他利用建厂到投产的空档,跑到贵阳等地做市场调研。跑完七八十个农贸市场后,那辆新买的电瓶车,也变成了破旧的。

工厂投产后,为保持豆干的地道口味,胡从锋坚持使用本地黄豆作为原材料。大方豆干的传统做法繁琐且复杂,但胡从锋不愿意放弃口感和品质,豆香源食品厂所生产的豆干,几乎都遵照传统。头天晚上泡下豆子,到第二天的凌晨就要打浆,之后便是着手开煮,期间要不停歇地搅上至少两个小时,然后是给豆浆点酸,最终豆腐成型。

因为不用添加剂,就得人工不停的搅锅,这是大方豆腐最重要的程序,把握这个环节的的工人也更为辛苦,工资也是最高的。在市场面前,胡从锋也有妥协,比如他在增加产品品类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接一些需要模板生产的手撕豆干。

胡从锋说:" 有些订单,要求用模板做,比较起来是很快的,一弄平就是一板,几百片就出来了。但指定订单之外的,我们还是要慢慢捏,口感上吃起来要更细致,有嚼劲。"

利用互联网打开市场

" 一颗豆子圆又圆,做成豆腐换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攒大钱 "。

在大方县,这句民谚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大方豆腐,连同织金砂锅、百里杜鹃、威宁草海等,早已成为毕节的名片,2018 年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胡从锋的豆干厂投产后,淡季大多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直到下午四点左右,豆腐的生产才接近尾声。新鲜出炉的小豆干,随后被装车运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方到东南亚务工,胡从锋的豆干,被带到了当地。

如今,胡从锋的豆干厂日产豆干超过 10 万片,年产值达 130 万元左右。" 一般都是头天客户下订单,我们第二天开始做。因为豆腐不太方便储存,这样做风险小。"

" 望、闻、摸、包,这是祖辈做豆腐留下的诀窍,我们都没有放弃。" 在胡从锋看来,传统的制作技艺繁琐,的确会影响生产的速度,但他坚持让工人手工捏成型,这本身就是大方豆腐的口感保证。胡从锋说,他要将豆干推广出去,让豆干为乡亲们带来更好的收益。

作为大方独有的特产,如今赶上了拥有电商和快递的时代,胡从锋的生产的豆腐,七八成的成交量,都是通过线上的网络销售,他还打算借互联网的东风,在一些短视频客户端上做推广,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当地老百姓的就业,带领大家加入豆干产业,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美味。# 春风行动 Z 边独好 # 点击查看更多专题内容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再忠 张晨 杜立

编辑 胡亚妮 / 编审 李枫

进入直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