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第 26 个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一场 " 保护生命绿洲,共享多样之美 " 的主题活动在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拉开帷幕。
总面积 68.5 公顷,拥有城市中心 " 绿肾 " 美称的华侨城湿地,与深圳湾水系相通、生物资源共有,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湿地面积 50.13 公顷,湿地率达 73.18%,分为海岸性咸水湖、淤泥质海滩、红树林三种类型。
华侨城湿地拥有众多原生动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截至去年底,园区累计记录植物 320 种,动物 300 余种,其中鸟类 163 种,包含水鸟 63 种、非水鸟 100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11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 18 种。
" 老师,黑脸琵鹭嘴巴为什么那么长呢?"" 都有哪些鸟类在这里栖息呢?" 华侨城湿地生态展厅中的动植物标本,激发了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向在场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现场,来自育才教育集团太子湾学校和华侨城小学的两位学生还获得了 " 自然小使者 " 的证书。活动当天举办了一系列主题讲座和互动小游戏。
多样性的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地球环境的重要资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科普宣教活动,广泛普及和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引起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增强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以及参与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