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燕 记者 葛小林)近日,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多起留学生被诈骗的案件,骗子的手段仍是传统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模型,但是他们猎取的对象从境内转蔓延到境外,还会伪装成大使馆工作人员,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实施诈骗。留学生们要当心了!
据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20 岁的张某在韩国留学,5 月 20 日,骗子给张某打电话,自称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发现张某涉嫌参与一起跨国犯罪,需要其配合调查。张某称自己只是普通留学生,没有参与犯罪。但电话那头的骗子则称证据确凿,但有可能是张某的护照和签证信息泄露,被人利用参与犯罪。
张某顿时紧张起来,询问如果护照真被人盗用了,该怎么办?这下就落进了骗子的 " 老剧本 " 了。
骗子随后让张某添加 QQ,将 " 大使馆工作证 "、" 警方协查 "、" 通缉令 " 等假文书发给张某,让她深信不疑。
随后,骗术进入下一阶段。骗子要求张某到大使馆配合调查排除嫌疑,如果不能亲自到场,可在 QQ 上接受讯问,但要支付 5 万元保证金,结束可退还。张某没有这么多钱,骗子称此案涉密,如果找家人汇款,要编一个其他理由,不能透露案件信息。
于是,张某打电话给国内的家人,谎称要参加研学活动,请家人汇款 5 万元。当骗子收到了张某的 5 万元后,就将张某拉黑了。这时,张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留学生在国外接收到的防范诈骗信息少,在听到电话里的 " 乡音 " 时容易相信对方。其次,骗子伪装大使馆工作人员身份,迷惑性大,危害性高。再次,损失钱财金额大,受害人在国外维权困难。广大留学生家长要把国内的各类防范诈骗知识多向子女宣传,遇到大额汇款的要求时,多关心一下用途。诈骗分子选取的对象从境内向境外国人群体蔓延,手段千变万化,但是只要我们守住汇款这一关,提高甄别意识,就能防止受损。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