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地轩 记者 刘伟娟)在南京,地铁已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2019 年 5 月 28 日是南京地铁 20 岁生日。从无到有,由线成网,南京地铁成长不易。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南京地铁运营里程有望超过 600 公里。作为南京人,你对每天乘坐的地铁知道多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京第一条地铁—— 1 号线
【出生期】南京地铁梦始于 1984 年
南京人的地铁梦始于 1984 年,20 名人大代表的议案,是南京市民最恳切的心声。这一议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成立了综合交通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开展地铁的规划研究。经过努力,1999 年 4 月 15 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南京地铁一号线立项。1999 年 5 月 28 日,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通过努力,年底拿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批准文件。有了前期 15 年的酝酿,2000 年 12 月 12 日,在占地 69 公顷的小行地铁车辆基地,江苏省首条地铁线——南京地铁一号线正式开工,南京地铁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具有决定性的一页。
自 2005 年 9 月地铁一号线投运后,南京地铁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从 2005 年到 2018 年,南京地铁仅用 13 年时间,便实现 10 线齐发,174 座车站遍布城市四面八方,运营里程达到 378 公里。
△ 20 年来,南京地铁里程变化
【少年期】线路建设中不断攻坚克难
从 2000 年南京地铁一号线开工之时起,南京地铁就攻坚克难,屡创奇迹。由于各种地质构造丰富,南京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形象地比喻为 " 地质博物院 ",同时,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地下管线繁杂,暗河密布,地下水丰富。一条条地铁线在全力推进的同时,一道道前所未遇的难题摆在地铁人面前。
地铁一号线纵贯南北,先穿京沪铁路大动脉 8 股主线,再下穿 600 年历史的明城墙,又穿 3800 米的连续软流塑地层,在柔软的地层里筑出了坚固的隧道。
地铁二号线横跨东西,与河西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城中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城东灰岩溶洞地层反复博弈,每一米都考验着建设者的意志。
地铁十号线过江区间是当时国内首条单洞双线大盾构隧道,也是当时国内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过江地铁隧道。天堑飞越成为南京地铁的历史记录。
随后,机场线、宁天线、宁和线、宁高线 …… 陆续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都市圈线路建设。2018 年 6 月 26 日宁溧线开通,标志着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区轨道交通的全覆盖。
△南京地铁十线齐发
【青年期】日均客流达 330 万人次
20 年来,南京地铁铸就 " 人文地铁 " 服务品牌,积极打造品质、安全的轨道交通网络。据统计,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由 2005 年的约 11.5 万乘次,上升至 2018 年的 330 万人次,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比例由 2005 年的 5.8% 上升到 2018 年的 53.8%。2017 年南京成为首批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南京地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地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南京文化的汇聚地。" 交通艺术、古城底蕴、地铁文化、雅俗共赏 ",南京地铁 10 条线路各具特色,48 座文化墙精彩纷呈,似一条条珠链,串连起金陵文脉的山水胜迹。
△南京地铁轨道施工现场
【壮年期】未来五年有望超 600 公里
20 年来地铁延伸的方向,也是城市的发展方向,新业态,新商业、新文创沿线而生,给古城南京带来盎然的生机。2019 年南京地铁将铆定五号线、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十一号线、宁句城际和一号线北延、二号线西延、三号线南延、四号线过江、宁天城际南延、十号线东延等建设任务,自加压力,加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将无人驾驶技术、换乘站一体化设计、新工艺、新工法等应用到新线建设中,提升线路建设的品质。
在运营方面,南京地铁将大力构建安全惠民效益型地铁网络,通过信息化促进标准化,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南京地铁运营里程有望超过 600 公里。
链接:为了庆生,南京地铁将评选 20 个 " 最美车站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庆祝南京地铁 20 岁生日,南京地铁方将举行评选活动。即在全市 174 个车站中,由市民评选出 20 个 " 最美车站 "。什么样的车站 " 最美 " 呢?南京地铁方面表示,给你带来的出行便利最大的车站,发生过愉快经历的车站,遇到过好心人的车站 …… 都是 " 最美 " 的。
此外,在评选出的 20 个 " 最美车站 " 中,南京地铁还将设置拍照打卡区。届时,你还有机会穿上地铁制服,在车站拍照留念呢。具体的评选活动内容,南京地铁将于近期发布。
(南京地铁供图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