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1 日上午 11 点 42 分,一 4 岁女性患儿在进食午餐时,食物不慎误入气管,出现呼吸道梗阻,由幼儿园老师紧急送入黄贝街道社康中心,接诊发现患儿神志不清,口唇青紫,四肢厥冷,考虑为严重异物气道梗阻,当时患儿生命危在旦夕。
黄贝街道社康医务工作者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措施,并予面罩给氧,及时清除口鼻腔异物及分泌物,喉镜探查取出异物等处理。整个急救过程社康中心各医务人员主动参与抢救,配合默契,当天上午下社康出诊的专家——耳鼻喉科李文光主任也立即参与了抢救,争分夺秒。患儿从出现第一声轻咳,到有叹息声,然后恢复规律自主呼吸,口唇颜色红润,血氧饱和度升到 98%,意识逐渐清醒,最终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了患儿宝贵的生命。11 点 55 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由 120 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社康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抢救
黄贝街道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婴幼儿是气管异物的多发人群,6 岁以下婴幼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在给孩子进食时,应保持安静,勿玩耍尤其是避免嬉笑玩闹,食物应切细块,汤圆、果冻等食物尽量不食。六岁以内儿童应少进食坚果类,如瓜子、花生、开心果、松子、板栗等。孩子在进食时,一旦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去最近的医院就诊。当情况危急时,家长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孩子进行急救。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责编 陈逸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