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投入试运行的莲花山公园山顶公厕,因为设计新颖、功能完善,近期成了深圳人朋友圈里的 " 网红公厕 "。那么,这座可以看风景的公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6 月 1 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 " 莲花山公园新的景观亮点 "。
如厕时可享受风景 " 福利 "
市民游客如果在近期攀登莲花山,相信在接近山顶广场时一定会被左侧一座充满设计感的建筑所吸引。这座建筑的设计充满艺术与时尚感,外侧有休息长廊,不但设有休息座椅,同时还设有自动售卖机、手机充电插座、垃圾分类回收箱等便民设施。建筑主体面向流密集的广场和道路一侧,还设置了两列穿孔金属板屏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以通过孔的疏密处理展现在面前,赋予了休闲广场浓厚的人文气息,成为莲花山新的景观亮点。
▲长得 " 不像公厕 " 的公厕。
坐在长廊休息的俞先生从青岛来深圳出差,他笑称一开始以为这是座展览馆或艺术馆一类的建筑,进到里面才知道是公厕。俞先生表示自己去过全国很多城市,这座公厕干净、时尚,设计和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令人印象深刻。
▲莲花山公园山顶公厕夜景。
进入公厕,记者留意到公厕东向主要为山景,并无对望建筑,设计上采用半开敞的处理,市民在使用公厕时亦能将山林近景及城市远景尽收眼底,而且还能兼顾私密性。
▲看得见风景的公厕。
项目主任、市建筑工务署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刘杰介绍,新公厕采用 " 环境低冲击 " 设计理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公园公厕生态化、艺术化。公厕主体较西侧广场标高下沉 6~9 米,建筑以谦虚的姿态融入环境之中,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公厕建筑层高达 4.5 米,上设天窗,室内空间高挑疏朗,明亮清爽,采光通风俱佳,较好地保证了自然通风、室内采光和视线通透,解决了普通公厕阴暗潮湿、气味难闻的问题。
▲洗手池
功能齐全已不止于公厕
记者了解到,重建后的新公厕采用了高标准的功能配置,并提供了一系列拓展服务,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更成为多种功能叠加的新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厕总面积 950 平方米,由男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和多功能休息长廊组成。男厕布置有 16 个厕位(含小便斗),女厕布置有 25 个厕位,男女厕卫洁具比例达到 2:3,极大地提高了高峰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了女厕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现实问题。部分男女卫生间厕格设有助老设施和折叠婴儿座椅,厕格外设有空置提示灯,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家庭卫生间与无障碍卫生间。
母婴室内设有温奶器、护理台、纯净水机、洁污分离双水池。第三卫生间的布置考虑了父亲带女童、母亲带男童及成年子女带行动不便的父母等多层面如厕需求,配置非常的人性化。目前男女厕已对外开放,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仍在完善中,尚未对外开放。
▲母婴室
在保洁方面,莲花山公园园长王川峰介绍,山顶公厕一天三班,一班配备 3 人,保洁方面也有相关标准,能够确保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和休息环境。
这样的公厕在深圳将越来越多
2017 年开始,深圳大力推行 " 厕所革命 ",此举也是深圳打造 " 全国最干净城市 " 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深圳市高品质公厕建设与管理标准》要求,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启动了市属公园 " 厕所革命 ",一百多个公厕将陆续进行改造提升。
莲花山公园地处深圳市中心区,是国家级重点公园,也是深圳对外的一张重要名片。莲花山山顶广场有著名的邓小平塑像,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接待国内外贵宾的重要接待点,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来公园参观视察。
▲公厕休息长廊一端的观景台。
据公园园长王川峰介绍,莲花山公园原山顶公厕于 2002 年建成开放,至 2017 年已投入使用 15 年。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园游客量逐年攀升,当年莲花山公园年游客量已达千万人次,节假日期间山顶广场的游客量超过 2 万人次。原山顶公厕因厕位数量过少,未设置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服务功能较为单一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因此不得不拆除重建。新的山顶公厕成为了市属公园 " 厕所革命 " 首个试点项目。下一步,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将根据不同公园的特色和需求,继续在其他市属公园开展 " 厕所革命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属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打造国际一流公园环境。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文 / 图 通讯员 崔嵩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