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秣陵、建邺、建康 ……
提到南京,
我们可以随口报出它历史上的众多古称,
但你知道南京最早的行政建置始于哪里吗?
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北文脉》中,
我们找到了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南京的几个 " 最早 "。
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在城南 " 长干里 " 构筑越城,这是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今天所说的南京 2400 多年建城史,一般就是从越城兴建算起的。
再往后 100 多年,楚威王灭越国,在石头山筑城,设置金陵邑,这是南京主城区行政建置的开始。
但是实际上,南京辖区内最早的行政建置,要早于金陵邑。
且听文脉君细细道来。
春秋战国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今南京江北新区处于楚、吴、越的交界地带,是三国的争战之地。
谁能先在这里行政建置,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时候,一个叫做棠邑的地方诞生了。
《左传》昭公二十年(前 522)中有 " 棠君尚 " 的记载,可以作为线索。军事家杜预的注释是:" 棠君,(伍)奢之长子尚也,为棠邑大夫 "。
这个棠君叫伍尚,来头不小,是楚国太师伍奢的儿子,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的哥哥。
这就说明最迟在公元前 522 年,楚国已在今江北地区建了棠邑。
△伍子胥像
棠邑既为 " 邑 ",又有行政长官 " 大夫 ",可见已建置为行政区。据考证在今六合境内。
棠邑被认为是今南京辖域内最早的行政建置。邑,是基层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或大型村镇。按当时采邑置制度,邑应辖地方圆百里。
史载古棠邑有城,但地址不详,只记方位在今六合区雄州街道之北或西北。
不过,楚国刚建完棠邑不久,棠邑就落入吴国。
到了春秋晚期,棠邑较长时间处于吴国的统辖之下,对,就是那个在南京主城区修建冶城的吴国。江北地区也成为吴国北伐西进、争霸中原的重要军事和交通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公元前 473 年,越灭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就不复习了。越国在南京主城建越城,棠邑自然也归属越。
公元前 333 年,楚灭越,棠邑重新归楚。主城区的金陵邑就是这时候建的。
秦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天下。
秦始皇那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 36 郡(后增至 40 郡),郡以下分若干县。
主城金陵邑被改为秣陵县,棠邑则被改为棠邑县,成为当时南京五县之一。另外三县是丹阳县 ( 北部属于今天的南京 ) 、江乘县 ( 今天栖霞山一带 ) 、溧阳县 ( 今天的溧水、高淳 ) 。
秦始皇第六次东巡后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返回都城咸阳,途经南京,从今栖霞山附近的江乘渡江至六合瓜埠,再北还。
棠邑也留下过西楚霸王项羽的足迹。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项梁、项羽叔侄从今苏州起兵北上,从棠邑经过,抵达当时的盱眙。此后,棠邑属西楚,为项羽所控制。
△项羽像
棠邑南部沿江的金塘营(今属六合龙袍街道)和西南沿江的卸甲甸、霸王山(今属六合大厂街道),就是因项羽义军经过此地而得名。之后发生的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妇孺皆知。今浦口区西南部还可见项羽溃逃时留下的众多遗迹。
汉
西汉王朝建立后,棠邑先后做过上柱国陈婴、荆王刘贾、吴王刘濞的封地。因为境内矿藏丰富,冶铸业发达,吴王刘濞在棠邑县境设铸钱作坊,大量铸造钱币。
到公元前 117 年,棠邑改称为 " 堂邑 "。
△西汉时期堂邑地处的方位
秦汉时期,棠邑与盱眙、东阳、广陵等地关系紧密。共同促成了吴王刘濞的财富帝国以及江都国的繁盛。
到了汉末,今江北新区境内的人口开始迁往长江以南。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选择在建业(南京)建立都城,在原楚国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
孙权的建都,也对南京江北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堂邑所在的江淮地区,成为吴、魏双方争夺的战场。
△今石头城
孙权不仅在主城区修建石头城,在堂邑也修了吴王城。
后来又在堂邑置屯兴农,堂邑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相应的恢复,此前荒无人烟的状况有所改变。
晋朝时,北方战乱,大批流民入境,晋王朝在堂邑增设堂邑郡。堂邑郡的治所后被设于建康城内。那时在今天南京市辖域之内,光是为外来人口设置的侨县就超过 30 个。堂邑也被划分给侨置的尉氏县、秦县和义成县,改堂邑郡为秦郡。这种行政建置,一直维持到刘宋、萧齐两朝(420 — 502)。
隋
隋代时," 堂邑 " 经历了更名。
这是因为境内有六合山(此山后改名定山,定山有六峰,即寒山峰、邓子峰、石人峰、芙蓉峰、妙高峰、双鸡峰,因六峰环合,有 " 六合山 " 之称),因此 " 堂邑 " 名为 " 六合 "。堂邑、尉氏、方山三县合并,改县名为六合县。
至此,棠邑作为行政建置之名成为历史。
明清
到明代时,原 " 棠邑 " 地区升级。朱元璋不仅在顶山一带修建浦子口城,还在浦口以西建立江浦县。此时,六合县、江浦县一举纳入京师应天府直辖,成为京畿之地。这一重大措施也基本确定了今天江北新区的主体范围,此后六合、江浦县的归属虽然还经历过多次变迁,但最终还是被纳入南京市的管辖范围。
△明《应天府境图》中江北六合、江浦两县及浦口城图
纵观历史,今天的江北新区自棠邑始至少经历过十四次大规模行政建置的变迁,文化重心也有过至少三次迁移,除了源起先秦的 " 棠邑 " 中心,还有源起明代的浦口中心、源起民国的大厂中心,它们共同构成了江北区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汇成了千百年来的江北文脉。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凡
感谢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专家薛光对本文的帮助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