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6-04
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世园会绚丽光影体现生态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 文 赵杰 / 摄)提到展览,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静态的陈设。而此次北京世园会,各种园艺作品却 " 活 " 了起来。搭载着文物,配合着诗歌,予以光和影的变幻,让人如在 " 画 " 中。在游园中,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馆内就有多处 " 活 " 起来的展览。四季流转、鸡犬相闻的《千里江山图》;沐浴日光,水帘从山岩上滴落而下的 " 山水和鸣 ";多屏幕数字光影展现的《十八学士图》……

走进中国馆地下展区,光线一下子暗下来。一道曲折的长廊,耳边先是传来轰隆隆雷声,随即又传来鸡鸣声,再一会儿又变成蛙鸣的声音。这是哪儿的山水田园?走近一看,竟是 " 活 " 起来的《千里江山图》。

随着千里江山往前走,灯光变幻也显示出四时景色。先是阴云密布、雷声轰鸣,暴雨哗啦啦落下。随后是雨后天晴,彩虹下的江山山更青水更绿。走到中间,天空又逐渐转黑。鸟儿归入山林,河面上亮起点点渔灯,听取蛙声一片。天地归于沉静后,阵阵鸡鸣,云卷云舒,又迎来崭新的一天。

最妙的是,这幅画不仅有季节昼夜变化,还有人、鸟、鸡、鱼等,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更加让人向往。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幅《千里江山图》是以永生苔藓为颜料,着墨渲染,点皴勾勒。不管是森林、瀑布还是山坡,非常立体鲜活,值得细细品味。

" 山水和鸣 " 厅打造等水院空间也堪称此次中国馆最独特的设计之一,堪称最火 " 打卡地 "。

所有来参观中国馆的游客,在外面都会看到地面有一组围成圈的瓦片,有潺潺流水滴落。进入馆内,来到地下,再看这流水,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本在地上的瓦片,变成了空中的山岩。水滴落下,连成水帘,落到水面,熠熠生辉。山水和鸣的声音格外和谐。

水院空间周边还围绕着象征二十四节气的展柜,依次展示中国园艺史册里程碑事件。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园艺发展史。

进入 " 祥和逸居 ",铺天盖地的光影迎面而来,浓烈的色彩演绎着《十八学士图》,刺激着游人的感官。将古人寄情山水,借物咏志的意境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体来看,整个展馆都体现了中国生态之美。

(编辑 高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