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书画手卷与现代建筑材料水泥似乎毫无关系,艺术家王豪却将二者融于一体,做出了令人惊喜的探索。
6 月 9 日到 7 月 27 日,艺术家王豪个展 " 借景 " 在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呈现王豪近两年内的最新作品。王豪 2011 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展览以 " 借景 " 为题,提示王豪对于传统美学意境的关注。此次展览是继 2017 年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 " 四叠半 " 后,王豪在蜂巢的第二次个展。
得益于多年的建筑学习背景,王豪常以水泥为材进行创作,并巧妙地完成这一现代工业材料的物性转变。王豪透过富有诗性的抽象画面,在内敛、沉静的灰色度中探寻传统美学范畴中的 " 意境 " 表达。本次展览王豪首次将艺术表达延展至画布上,以兰草形象打破抽象画面,同时将观者引向新的创作线索 " 园林 "。
在展厅中,《朴(手卷之二)》吸引了众多观众。王豪将水泥塑造成古人绘画中的长卷,水泥的肌理更加明显,与宣纸上的褶皱相呼应,完成了不同媒材通过质感产生的转换。细细浏览这件长卷,仿佛能从中读出时间留下的痕迹,这也是艺术家对于第四维的探索的体现。
自 2013 年开始,王豪开始以水泥作为个人创作媒介以来,三个系列 " 寂 "、" 朴 "、" 远 " 并行展开。" 寂 " 和 " 朴 " 强调水泥作品的静态特征, " 远 " 系列的名称则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所特有的透视技法 " 三远 " 概念。该系列作品充分拓展了平面绘画的深度与广度。
在最新的创作中,王豪在媒材和画面上双重拓维,首次将艺术表达延展至画布上,以兰草形象打破其长久以来的抽象画面,同时也将观者引向新作的创作线索 " 园林 "。
▲王豪(左)与 蜂巢艺术中心李婷婷
王豪对深圳晚报记者表示,自己最为重视中国园林 " 借景 " 的妙用,他试图从形象和思维方式的多元维度上呼应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方式所蕴含的东方哲思,将具有永恒性的时间、空间以及对生命的体悟与之交织。
王豪简介:
1976 生于山东青岛
200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9 借景:王豪个展,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7 四叠半:王豪个展,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2 翻 · 新:王豪作品展,SOHO 中国总部,北京,中国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