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11
深晚领读|读古文,写作文,都应先学其短 锺叔河先生《念楼学短》新版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著名出版家锺叔河先生的《念楼学短》始作于 1991 年,连载于报刊。2002 年集结为一卷本《学其短》,收文一百九十篇。2010 年再版,更名为《念楼学短》,扩为五卷五百三十篇。本次再版,由锺叔河先生亲自在五卷本基础上修订内容,并调整全书结构,焕然一新,终成一千二百余页的两册大书,由后浪出版公司隆重推出,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说起写这本书的初衷,锺叔河先生曾在序中表示:" 我们的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 念楼 " 是锺叔河的书斋的名字,他住在二十楼," 念 " 便取自 " 廿 " 的谐音。而 " 学短 " 就是 " 向古人学短 " 的意思,从简短的文章入手,学习古文中精炼的表达。

因为篇幅较长,新版《念楼学短》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中的 " 短 " 分别来自:《论语》《孟子》《礼记 • 檀弓》《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世说新语》《容斋随笔》《老学庵笔记》《宋人小说类编》《南村辍耕录》《菽园杂记》《古今谭概》《广东新语》《广阳杂记》《巢林笔谈》《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扬州画舫录》《两般秋雨庵随笔》《春在堂随笔》和 " 诏令 "" 奏对 "" 箴铭 "" 书序 "" 文论 "" 诗话 " 等等。

下册中的 " 短 " 则多来自古代文人的经典文章,基本上分成了三大类,一类按文体及文章题材划分章节,包括:" 议论文 "" 说明文 "" 抒情文 "" 哀祭文 "" 写景文 "" 题画文 "" 记事文 "" 记人物 "" 记社会 "" 记言语 " 等;一类按作者划分,包括苏轼、陆游、张岱、郑燮、王闿运等;还有一类则是各种信件,包括苏轼的信、邀约的信、问候的信、赠答的信、倾诉的信、文友的信、说事的信、劝勉的信、家人的信、临终的信等。

上下两册中,每篇文章的体例都是固定的,都包含 " 学其短 "" 念楼读 "" 念楼曰 " 这三个部分。其中 " 学其短 " 是原文,用作者的话说 " 学的是古人的文章,不过几十百把个字一篇 "。" 念楼读 " 和 " 念楼曰 " 则是作者自己的文字,是他对古人文章的 " 读 " 法。即 " 念楼读 " 是白话翻译," 念楼曰 " 是评批,是感受。

这里可摘其一二,一起分享:

[ 念楼读 ] 乳源山上长着许多白瑞香,十一二月间盛开如雪,人们叫它‘雪花’。砍了它的枝条做柴火,夹着野生的兰草和川芎,烧起来四邻都闻得到浓烈的香气。瑞香以枝干骈生的为最好。有一种开紫花的尤其香,和别的香花放在一起,别的花香都闻不到了,所以又叫它‘夺香花’。

[ 念楼读 ] 孔子说:" 与人共事,能找到思想不左不右,言行不激不随的人,那是最理想的;若是找不到,就宁愿找偏激一点的,清高一点的人了。偏激的人,起码他还有活力,有追求;清高的人,至少不会无所不为、太不要脸。"

[ 念楼曰 ] 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如嵇康者,可说是从容赴死的了 ……

有着 70 年出版经验的锺叔河先生已年届 88 岁高龄,此书最早是他为教育孙辈而编纂的古文合集。每篇选文都由他精心拣择,包含文言原文。全书 53 项主题,530 篇选文,内容横跨多个领域,四书五经、笔记小说、序文题跋、文论诗话、名人酬唱,涵盖各种文体,包罗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篇篇短小精悍,句句朗朗上口。

杨绛曾说,《念楼学短》合集,选题好,翻译的白话好,注释好,批语好,读了能增广学识,读来又趣味无穷。不信,只要试读一篇两篇,就知此言不虚。

锺叔河先生是湖南平江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九年八月始当编辑," 反右 " 和 " 文革 " 中皆受难,一直不废读书。一九七九年平反后到出版社,即着手编印《走向世界丛书》。一九八三年力争将新编《曾国藩全集》列入国家规划并组织实施。一九八五年首倡重印周作人著作。锺叔河先生自己的学术著作有《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本身拥有力量》《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等。散文作品有《小西门集》《笼中鸟集》《书前书后》《念楼学短》《记得青山那一边》《大托铺的笑话》等。另有谈话录《与之言集》。

锺叔河先生曾谦虚地说:" 我的文章顶多能打六十分,但意思总是诚实的。" 在这份诚实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老出版家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赤子之心。

《念楼学短》

锺叔河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年 12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