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自去年 6 月 12 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已顺利走过了一年的建设历程。记者日前从该校获悉,一年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计划 2020 年、2021 年校园分批交付使用,将可容纳 2 万余人在此求学深造。此外,附属中小学项目已于今年 3 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 8 月前竣工。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分批交付计划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效果图
根据规划,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 129 万平方米,投资估算超过 100 亿元,主要规划建设包括 " 医、工、文、理 " 四大学科组团及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等配套建筑。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圳校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 年 5 月,生活区首先动工;2018 年 10 月,全部项目均进入建设施工阶段。
目前,深圳校区建设项目施工正按计划推进:西区生活区和公共教学组团建筑共 26.5 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 6 月交付使用。其中,学生宿舍楼主体结构最高已施工至 18 层;公共教学楼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基坑承台及地下室结构施工;理工科组团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基坑施工,计划于明年年底前交付使用;综合服务大楼、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医科组团、文科组团等建筑面积共 92.5 万平方米,正在进行边坡支护及桩基础施工,计划于 2021 年 6 月前交付使用。
▲综合服务大楼效果图
▲大礼堂效果图
此外,附属中小学项目已于今年 3 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 8 月前竣工,建成后可提供优质中小学学位 6180 个;人才房项目已招标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正在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本月开工。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山大学继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深圳校区重点考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及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区重点建设医科、新工科、新农科等交叉学科,构建起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成为支撑引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深圳晚报记者 刘小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