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国庆)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是江苏常州人。日前,常州当地著名画家季全保经多方走访,历时 1 年多时间,手绘长卷,复原了周有光祖籍地唐夏里周氏古村落图。这幅古村落图不仅真实再现了周有光祖籍地所在,也还原了上世纪 50 年代江南水乡的样子。
周有光生于 1906 年,参与了《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被称为 "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出生在常州青果巷,生前曾表示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先祖的族谱。4 年前,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苏慎等人就开始帮助周老圆寻根之梦。
△ 周有光(左)和季全保
4 年寻访,终有所获。经过苏慎和周氏族人多方走访,圆了周有光的寻根之梦,证实周有光是常州市邹区镇周氏报本堂家族后人,并还原了其先祖清晰而完整的迁徙图谱。根据苏慎等人的寻访,周有光祖籍地位于常州邹区镇唐夏里。
季全保是常州民俗学会会长,还是当地著名老房子画家。2009 年,季全保曾去拜访过周有光。手绘唐夏里周氏古村落图,蕴含着季全保对周有光先生的崇敬和多年前的承诺," 找到了周有光的根,我当时还有个想法,想让大家知道周家世代居住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子。因此,绘这幅图,还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民俗意义等多方面的考虑。" 季全保说,绘画前,他在苏慎的陪同下多次到周老祖籍地唐夏里周家湾考察走访,听村上老人的口述,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且赶赴北京周有光家中拜访、询问相关情况。
△ 季全保手绘的古村落图
2018 年,季全保开始画唐夏里古村落图。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季全保专注绘图,易稿数次。根据资料及村中老人口述,季全保于日前完成《唐夏里周氏古村落胜景图》。画卷长 1.5 米,高 0.8 米,以民国到上世纪 50 年代的时间段为创作背景,采用对景写实的手法,整体以浅绛色为基调。
据介绍,唐夏里分上塘、中塘、下塘,人们依水而生,搭桥、围栏、挖渠、种植、捕鱼,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生活。随着社会变迁发展,拆村筑路,现在的唐夏里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还原几十年前的古村落难度不小。季全保告诉记者,绘图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考证出具体建筑地点、形制等。
季全保说,他走访的村上老人多为 70 到 80 岁左右,经过考量,最终将画中的时间定格为上世纪 50 年代,画面绘制手法,借鉴了建筑绘图基本元素,用 CAD 建图,鸟瞰视角来分布局部细节。每一版的草图完成后,季全保都要和周氏族人一起再仔细考证。最终,历史地图的资料加上老人的口述构成了季全保画中古村落图的基本形态。
绘画过程中,为了尽量做到还原历史,除了对唐夏里的历史做深入研究,作为民俗专家,季全保甚至考证了村上每座桥的形制、房屋、祠堂的建筑结构、什么位置应该种什么树等。" 哪怕是一块石栏板,我都尽量去弄清楚它的样子 " 季全保说," 比如,老人们都说,村上的上塘、下塘、中塘有两座石板桥相通。经过考证,这两座老人口中的桥其实就是三块石板构成的渠道,下面走水。尽管老人口述已经模糊,但是看到我的画作中桥梁、房屋等,他们都一致认为就是原来的模样。"
季全保介绍,根据考证,周有光祖籍地的房子就位于村内的周家湾。
继《唐夏里周氏古村落胜景图》之后,季全保表示,如有机会,他还将继续进行周有光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希望以此来告慰老人。
(季全保供图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