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15
深晚报道|人山人海!中心书城上演非遗文化盛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互动单车追源非遗文化,一把剪刀剪出立体纸偶,中医传承人妙手义诊,270 度环拍体验创意传承姿势 ……6 月 15 日下午,福田区 2019 年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暨 " 福田 • 传承 " 非遗系列活动展演在深圳中心书城西北广场拉开帷幕,福田区 1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亮相,一系列别出心裁的非遗文化传承方式让市民零距离体验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活动分非遗 · 寻遗、非遗 · 追源、非遗 · 有我、非遗 · 游园、非遗 · 影像等区域,强调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非遗文化,吸引了逾千名市民积极参与。

一阵悠扬的中西乐器合奏声响起,一场浩大的中西方乐器合奏《天下》震撼开场。非遗展演开始了,少儿舞蹈带领观众穿梭在中国的千年古韵中;少儿京剧表演让更多的孩子们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崇敬感;少儿武术《少年中国强》向观众展示中国少年风采;《庄周梦蝶》舞台剧的精彩表演让观众目不转睛;气势磅礴的水鼓舞展现云南特有民族德昂族的民族文化;抱枕舞蹈《趣味唐诗》致敬活字印刷所展现的中国智慧。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此起彼伏,现场的观众们热情高涨。

在非遗 · 寻遗互动体验区设置了木质结构的中国地图,市民可以亲手制作家乡非遗文化签,镶嵌于地图上家乡所在的位置。所有参与者在共同绘制这幅全国非遗文化地图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情感连接由此增强。

市民可以在追源互动体验区蹬单车,屏幕上的时光轴不断延伸,强烈的沉浸式感官体验让他们感觉如同穿梭在千年的非遗文化历史中,从非遗出生的那一年到我们传承的当下,思绪在历史与现在中叠飞,感慨万千。

在非遗 · 有我互动体验区,市民群众玩心大起,聚集在 270 度环拍下,摆出各种创意传承姿势,笑声、讨论声掺杂在一起,场面好不热闹。

现场最火爆的点无疑是非遗展览区了,游园展区的摊位均采用了古朴的帐篷造型设计,整个展区就像一个传统的热闹市集,吸引了许多市民群众前来游逛。活字印刷、龙须糖、手工艺风车、扇画脸谱、创意面人、立体剪偶、中医义诊等多个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市民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赏并亲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匠心。

此外,非遗 · 影像非遗展览区采用视频影像与非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以视频影像介绍福田区 1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搭配装置非遗实物,如剪纸、雷火针等,形成一个立体的非遗文化影像展,吸引现场观众纷纷驻足观看。

" 不仅好看好玩,还可以近距离的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样对于孩子们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让他们能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家住市民中心附近的张女士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活动,她表示,希望以后能多举办此类活动,让非遗文化也能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福田 · 传承 " 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力求保护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融入当代,激发广大市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营造广大市民群众珍爱非遗、共同传承的良好氛围。" 福田 · 传承 " 成为人们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重要文化品牌,同时也是非遗传承人与公众近距离交流的互动平台。2019 年 " 福田传承 " 非遗系列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包括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100 多场,参与学生近万名;全区非遗进社区、进企业系列活动 25 场,覆盖全区 10 个街道,逾千位社区居民参与。

据悉,近年来,福田区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传承。" 福田 • 传承 " 是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通过对辖区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利用,依托 " 学在福田 "" 艺在福田 "" 字在福田 "" 炫在福田 " 和 " 技在福田 " 五大板块系列活动的开展,向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引导他们了解、学习、运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培养其重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和能力。经过 5 年多的发展," 福田 • 传承 " 文化品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编辑 佟艳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