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17
深晚报道|垃圾分类后不会混到一起收运,南山区因分类日均减量600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生活垃圾分类后,是不是又会被混到一起送去填埋或者焚烧处理?长期以来,不少市民在践行垃圾分类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疑虑。6 月 15 日,记者通过两天的实地探访,梳理了南山区生活垃圾从分类投放、收运到分拣处理的全过程。目前,所有分类后的可回收物,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减少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

▲工作人员对玻璃瓶按玻璃颜色进行分拣。

分类使南山区每天减量 600吨垃圾

2015 年,深圳市颁布施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到 2018 年基本形成 " 九大分流体系 "。大分流主要从行业管理角度,分别是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细分类主要从市民参与角度,分别是废旧家具、年花年桔、废旧织物、玻金塑纸、有害垃圾、厨余垃圾。

▲分拣出来的废纸已压缩打包。

市里负责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区里负责回收平台的搭建,街道一级则负责动员居民人人参与到分类中来,层层推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南山区日均产生 2700 吨生活垃圾,通过分类回收利用,每天可以实现减量 600 吨,进入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的处理量为 2100 吨 / 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29.4%,高于全市 27% 的平均水平。据估算,每天 600 吨的生活垃圾若采用填埋方式处理,每年要消耗 13000 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流畅的运转流程,是南山区实现高回收利用率的因素。目前南山区九大分流分类均有相应的处理基地,可在区里消化处理。

其中有六大类别的处理基地都集中在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内,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初步分拣甚至直接处理利用,都由政府主导,引进第三方公司提供服务。形成一套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垃圾分类后端处理已趋完善

6 月 15 日,记者走访了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园区位于塘朗山郊野公园西北侧,原本是已经封场的垃圾填埋场。步入园区,周边绿树成荫,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是垃圾分类处理基地。南山区城管局垃圾分类中心罗主任介绍,经过一番改造后原本的垃圾填埋场现在已经成为一处园林式的垃圾分类处理末端基地。

目前生态园内集中了年花年桔回植、废旧家具处理、玻金塑纸回收处理等六大类处理项目。年花年桔的回植场所利用园内的 200 多亩已封场垃圾填埋场土地,今年共种植了 20 亩约 5000 株年花年桔。

▲回植的年桔在原本的垃圾填埋场上生长。

废旧家具处理项目去年底投入使用,日收运处理量达到 40 吨,能够消化全区大件垃圾产生量。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对家具进行拆分,将金属、海绵、布料、木料归类回收。除了木料被用来焚烧发电外,几乎所有东西都可循环利用。在玻金塑纸处理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把一筐一筐的玻璃瓶按绿色、棕色、无色分类,以便厂家回收利用。今年前 13 周(2018 年 12 月 29 日至 2019 年 4 月 12 日),南山区玻璃回收总量为 206.941 吨,纸类及塑料每天收运及处理量已经超过 15 吨。果蔬垃圾处理基地日处理能力 40 吨,全区 94 家农贸(农批)市场、中大型超市产生的果蔬垃圾可以在这里处理。此外,全区目前收运处理有害垃圾 75 公斤 / 天,主要为废旧灯管和废旧电池。

▲工作人员正对旧家具进行拆解。

离开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记者又来到位于西丽果场的绿化垃圾处理基地,基地负责人张工介绍,目前基地的绿化垃圾处理量约 100 吨 / 天,可以消化南山区所有绿化垃圾。绿化垃圾破碎处理后,除小部分运往电厂焚烧发电,绝大多数用于西丽果场,为一两千亩果园提供肥料。

▲绿化垃圾经处理后可成为果园肥料。

餐厨垃圾处理基地位于妈湾大道,由特许经营企业腾浪公司运营,日收运处理量 220 吨,可以满足南山区餐厨垃圾运作的处理量。此外南山区还有 4 家废旧织物收运公司,日收运处理量为 1.8 吨,其中衣旧情深公司日收运处理量为 0.8 吨。

前端分类要靠市民人人动手

在完善了后端处理体系后,生活垃圾前端分类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而前端分类最重要的就是市民的参与。

目前,全市正大力推行 " 集中分类投放 + 定时定点督导 " 的住宅区垃圾分类模式。南山今年 6 月底之前将完成 120 个小区的覆盖。

从目前的推动情况看,经过近年来的宣传,深圳市民大多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在楼层撤桶、集中分类投放方面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适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厨余垃圾的分类方面,有的市民把牙签、纸巾、塑料汤勺甚至塑料饭盒也归进去,会给后端处理带来分拣的困难。目前,南山区在已经执行集中分类投放的小区都安排了督导员,一般由业主志愿者承担,每晚 7 至 9 时在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现场引导居民践行分类、准确分类。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通讯员 陈佳 文 / 图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