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北京时间 6 月 18 日晚上 9 点 22 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 6.5 级地震,深度 20 千米。根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晚上 10 点 22 分,新潟县发生里氏 6.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浪高 1 米。现代快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地震专家了解到,海啸不会影响到中国,一般 2 米以上才会引发灾害。
日本当地时间 18 日晚上 10 点半(北京时间 9 点半)左右,日本 NHK 发布了地震速报和海啸预警,根据其报道,日本新潟县发生里氏 6.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浪高 1 米,已经到达山形县、新潟县,即将到达佐渡。日本电视台也在直播中报道了相关消息。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新潟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非热门旅游城市。
这次地震强度如何?1 米高的海啸是否会导致灾害?会影响到中国沿海吗?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介绍说,从等级上来看,日本这次属于中强度地震,一般而言,当海啸浪潮高度达到 2 米以上,将会导致灾害。由于我国海域地质构造比较特殊,海啸一般不会影响到我国。
在日本发布的海啸预警中,海啸什么时候将会到达什么地点,也通过媒体公布了出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知的吗?孙士鋐表示,海啸和地震一样,是无法提前知道的,但是形成后,可以根据其传播速度来推算它还有多久到达下一个城市。这个推算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国海洋系统的播报也有。
据专家介绍,1966 年,国际上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建立了太平洋监测预报系统,现在太平洋沿岸设有海啸监测站,在沿海都设置了验潮仪,根据水位记录曲线的异常升降,判断出海啸的可能性。同时,设置岸边水声接收站监测海啸,地震海啸产生的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5400 公里 / 小时,比海啸波传播的速度快得多,可根据接收到海啸声音的时刻,推算地震海啸波到达的时间。
孙士鋐进一步解释说,当太平洋海域发生 7 级以上地震时,海啸预警系统就会发布,但并不是每个地震都会导致海啸,海啸的形成需要多种条件。首先,地震震级必须在 6.5 级以上;其次,必须是深海,要有足够的水量,浅海海水量不够;最后,地震发生上下错动,海底必须发生垂直性的错位。一般而言,海啸发生在海底大地震发生后的半小时左右,快而迅猛。
在日本,一般当地震等级达到 6.8 级,就会发布海啸预警。专家统计,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 250 次左右,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海啸惊魂,尤其是日本,每一代人都经历过,海啸的英文单词 "Tsunami",就是源于日语。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