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子扬 文 / 摄)日前,现代快报报道了南京修路修出古墓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6 月 19 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已经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经过鉴定,现场为两座古墓,一座为砖室墓一座为土坑墓。那么,这两个墓是什么关系?墓主有什么来头?为什么不先考古后施工?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砖室墓一土坑墓,墓主都是六朝人 ?
" 这个地方埋藏的,并不是一个墓,而是两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挖掘机挖出的深坑里,埋着一座砖室墓,一座土坑墓,并列而立,目前砖室墓的一侧已被破坏,地上可见散落的青砖,大部分青砖已经断裂,裂痕比较新鲜,应该是不久前刚断裂的 ……
从现场裸露的墓砖、古墓的形制等,专家初步判断,这两座墓为六朝时期的。翁家营村所在的红花地一带,也曾经发掘过六朝墓葬。那么,墓主是谁?文物专家表示,从现场来看,墓主是一个有一定身份的人,可以说非富即贵。不过,这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将按程序对这里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为何不先考古就动工?
都说, 南京是 " 古董铺子 ",往地下的每一锹,可能都是 " 宝 "。为什么翁家营村不先考古,而是直接进场修路,让考古队员跟在挖掘机后面?
为此,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贺云翱表示,今年 3 月份施行的《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 " 条例 ")对建设项目的考古做了规定。条例规定: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和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在老城范围内,在老城范围外、主城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 在主城范围外总用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 …… 都应当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翁家营村工地,不符合考古先行的条件,所以,施工前没有进行考古调查。
不过,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虽然没有考古先行,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工程或者生产活动中发现地下文物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这次翁家营村,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施工方没有及时上报,而是网友爆料,文物部门根据微博找过去的。贺云翱表示,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还是有责任的。至于将如何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