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6-21
柴达木有23373块会“摇头”的玻璃镜:猜猜我是干啥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常毅 文 / 摄)6 月 20 日中午,柴达木盆地腹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附近,23373 块明晃晃的大镜子整齐地排列在戈壁滩上。它们齐刷刷对着太阳,接着 23373 束阳光聚集到场地中央 3 座高塔顶端,在那里发出炫目的白光 ……

△这些镜子的作用是反射太阳光

这科幻似的场景,发生在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场内。和常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不同,这些方方正正的镜子并不是光伏板,而是真正的高清玻璃镜。

△总工程师介绍发电项目

樊玉华是这家公司的总工程师。他指着镜子 " 丛林 " 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这是中国第一座、全球第三座投运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他打着比方,给这套 " 负责 " 的发电系统做了番通俗的解释。" 就像小时候我们玩的,用镜子反射太阳光。"

△发电场

占地 3.3 平方公里的发电场,共有 1135 块 20 平方米的大镜子和 22238 块 2 平方米的小镜子。它们被安装在支架上,分布在三块场地,分别包围着一座高塔。每座高塔的顶端都有一个大圆罐子,里面装满了高温熔化的盐,两根粗大的管子接在罐子下面。

" 就像家里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冷水上去,热水下来。这两根管子就好比热水管和冷水管。" 樊玉华说,在塔的地下有个巨大的冷盐罐,储量最多的达一万吨。" 冷盐 " 并不真的冷,而是有 280 到 290 摄氏度,它通过 " 冷水管 " 输送到塔顶的罐子里。在那里,成千上万的镜子把阳光聚集过来后,让冷盐接受炙烤,温度会上升到 565 摄氏度,再通过 " 热水管 " 下来。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换后,热能转化为电能。完成这一轮使命的熔盐又循环回到冷盐罐里,准备接受下一轮的阳光炙烤。

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热发电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储存热能,目前电场最长可以储存达 7 个小时。这意味着,可以在夜晚继续发电。并且,熔盐是循环利用的,所以运行成本很低。

2018 年 12 月 30 日,总装机容量 50MW 的塔式光热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近 1.5 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年可节约标准煤 4.6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12.1 万吨,可为 8 万余户家庭提供用电。" 德令哈全市有十来万人口,我们给全市提供家庭用电绰绰有余。"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是科研人员的努力付出。为了打造这一项目,他们耗费近 10 年心血。" 技术和装备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关键装备也是全部国产化设计和制造的。"

△这些镜子会跟踪太阳的轨迹

为了让成千上万块镜子实现高精度聚光,科研人员研发出高精度智能跟踪定日镜装备,让每片镜子都能跟踪太阳的轨迹 " 转头 ",每隔几秒就转动一次。

镜子需要保持清洁,给这些镜子 " 洗脸 " 的活就交给了清洁机器人。每次机器人出发前,镜子每隔一排就会转过身,面对面 " 站 " 好。机器人从两侧同时喷水,一趟走过去,两排镜子就干净了。

" 柴达木光照时间长,又有广袤的戈壁滩,是建设光热发电的理想区域。" 樊玉华说。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