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奕 记者 林清智)" 能够支持他们完成学业,实在是太高兴了,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6 月 21 日,在受助大学生的邀请下,91 岁的镇江老人杨文明来到江苏大学 2019 年毕业典礼现场,和他资助的大学生一起走毕业红毯,并以家长代表的身份在家长观礼席观看毕业典礼,一起分享毕业的喜悦。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杨文明 4 年前捐出 20 万资助了 10 名学生。
△ 杨文明和受助大学生走红毯
老伴去世后,他捐出 20 万元设立奖学金
2015 年下半年,退休老人杨文明主动联系江苏大学,捐出 20 万元设立 " 文清奖助学金 ",资助 2015 级本科学生。这是学校当时收到的最大一笔定向资助新生的个人捐赠。
杨文明透露,这 20 万元是自己和老伴曹清秀种田务农、开家庭旅馆省吃俭用存下的,原本是为没有工作的老伴准备的养老金,但 2015 年 3 月老伴因病去世,他就想到资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儿女也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 我们家是多子女家庭,当时没有力量供孩子上大学,贫困地区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大学不容易,我要加把力帮帮他们。" 设立奖助学金时,杨文明特别提出,这笔钱主要资助来自云贵川地区的孩子,首先要保证孩子们能吃饱饭。
" 文清奖助学金 " 资助了 10 名 2015 级本科学生。这 4 年来,每个学期杨文明都会到学校,和 10 个学生座谈、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有学生因挂科险被取消受助资格,他坐 40 多分钟公交去做工作
受助学生胡颖表示,他们在和杨爷爷的交谈中了解到,爷爷小时候因为战争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从卖报、当学校校工做起,工作期间在 3 名好心人的帮助下学习。
" 爷爷非常朴素,省吃俭用,他就像我的精神支柱一样。" 胡颖说,大学里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就会想到爷爷,"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拿到奖学金,不辜负爷爷的一片爱心。"
毕业后,胡颖将去苏州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她打算每个月给爷爷写一封信,还会经常回来看看他。
△ 杨文明和受助大学生合影
" 我一个人从贵州过来,能够认识爷爷一家人,特别感激。" 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杨永强,毕业后要去上海工作。就读于汽车学院的他,大二时一个学期有 5 门课挂科,差点被学校取消受助资格。听说这个消息后,杨文明非常着急,一个人坐了 40 多分钟公交车找学校相关部门,表示要继续资助杨永强,随后又找杨永强谈心。
" 本来自己挂科时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看到爷爷这么着急,为我跑来跑去,实在是太对不起爷爷了。" 愧疚的杨永强自那以后再也没挂过科,他努力学习补上积欠的学分,顺利毕业。
受邀参加毕业典礼,得知受助学生要传递爱心他哭了
4 年过去了,10 名受助学生有 9 名顺利完成学业,另有 1 人是医学生,在外地实习。上大学期间,10 名受助学生设立了一个叫 " 文清家庭 " 的 QQ 群,大家变得和一家人一样,毕业前他们一合计,决定将杨爷爷请到毕业典礼现场来。
△ 杨文明观看毕业典礼
" 我们的家长都不能来参加毕业典礼,爷爷就像我们的大家长,看到我们毕业了,相信爷爷肯定会很开心。" 胡颖说。
杨文明今年已经 91 岁高龄,21 日上午,在女儿、女婿和胡颖的陪同下,他在家长观礼席观看了毕业典礼的整个过程。
因为毕业繁忙,受助学生李枫已经许久没见杨文明了。典礼现场,杨文明一看到李枫就拉住他的手,仔细地询问近况。来自云南的李枫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工作,他告诉老人," 爷爷,谢谢你,这 4 年你教给我的不仅仅是要关心别人,还要努力去传递爱。"
李枫说,一个人不光有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回到家乡后,我会努力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这是我的心愿。"
听到李枫的心愿,杨文明流下了眼泪。
△ 杨文明和李枫聊天
离别在即,杨文明表示,要和大家再聚一次餐,给自己的这群孩子送行,祝他们在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有了你们,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