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玉成 刘建平 记者 毛晓华)刚买了新房就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不仅能准确地说出你的小区,还能确切地知道房子的户型和面积,并询问是否需要装修。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泄露。现代快报记者 22 日从泰州姜堰警方获悉,通过深挖群众举报线索,姜堰公安打掉了一个分工明确、相互交叉,非法获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 14 名犯罪嫌疑人。民警在搜查涉案电脑时,发现自己的电话等信息竟也被卖了。
今年 5 月初,刘先生在姜堰城区购置了某楼盘的一套住房,房门钥匙刚拿到手,他就接到了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询问其要不要装修。刚开始,刘先生只是应付两句就挂断,可是接下来的几天,装修、推销电话竟接二连三打来,对方不仅知道刘先生所购楼盘的名称,甚至连他家的楼号、房号、房屋面积、购房时间、价格都能准确说出,这让工作繁忙的刘先生苦不堪言。
到底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无奈之下,刘先生选择向警方报案。接报后,姜堰区公安局网安大队迅速安排民警展开秘密侦查,很快发现有不少装修公司都手握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在进行 " 精准营销 "。
5 月 6 日,该局再次组织警力对城区规模较大的 8 家装修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他们营销部门的电脑中发现了大量包含楼盘业主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
这些整理完善的公民个人信息从何而来?办案民警甚至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姓名电话。
通过询问,民警了解到,这些资料都是装修公司的负责人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获得的。
凭着多年办案经验,办案民警分析,能掌握如此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黑客攻击,二是握有大量个人信息的相关企业、单位。而经进一步侦查,这些装潢公司负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正是后者。
经查,几家装潢公司的负责人通常直接找到楼盘售楼部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购买业主资料。售楼人员根据业主填写的合同等资料,把相关信息摘录整理打包后对多家公司进行重复出售。根据楼盘的大小、位置不同,一个楼盘数百名业主的信息每次都可以卖到 3000 到 5000 元不等,单条信息的售价大概为 1 至 5 元。
除了向售楼人员直接购买信息,警方还发现不少装修、推销公司还有另一条上线,就是某房地产信息网网络维护外包公司的技术人员王某某,王某某往往能依靠职务便利向外提供出更多、更全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
据统计,仅 2018 年 1 月至 6 月、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几家售楼处 " 内鬼 " 以及王某某就非法将近 5 万条信息售卖给了姜堰大大小小的装修公司。
截至目前,警方已将涉案的 14 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中。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