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 文 徐洋 / 摄)我们呼吸的空气、穿城而过的河水、脚下土壤的 " 健康 " 如何?多亏这群 " 环境体检医生 " 的守护。7 月 2 日,2019 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在南京拉开帷幕。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省环境监测中心、13 市环境监测中心等 30 个队伍 140 多名选手参赛,现场上演技能大比武。此次比赛分为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竞赛。
操作竞赛现场设置了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两块区域。在综合比武区域内,每张操作台上依次摆放了各类实验仪器,头顶还有一个个酷似抽油烟机的通风罩,大气、土壤、地表水等环境要素的监测都将在这儿进行。专项比武区域则设置了隔离板,主要进行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比拼。记者看到,在每位选手旁都站着一位考官,每个操作环节都由他们来打分、考核。每个项目限定时间为 150 分钟。
上午 9 点半,现场操作竞赛项目正式开锣。比赛刚开始,选手们纷纷拿起白色的气袋对着通气罩挤个不停。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部部长徐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是在对气袋进行清洗,待清洗后气袋将从水壶大小的苏玛罐中吸入待测的气体盲样,最终气体会被抽入便携式气相色谱 - 质谱仪中进行分析。别看色谱质谱仪个头小,在应急污染事故发生时,监测人员可以背着它,快速赶到现场,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测量。"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它就发挥过重要作用。" 徐亮说。
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价地表水类别的重要指标。在实验室分析阶段,监测的一大难点就是水样的温度控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控制在 80 ℃中进行。
比赛刚开始,一台有着 10 个蒸锅的水浴锅就开始工作,并不时冒出热气。" 由于样品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要在 80 ℃的环境下才能达到平衡,所以操作的一开始就是将样品放到沸腾的水中加热 30 分钟。" 省环境监测中心质量部穆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滴定的过程中,选手要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进程。同时,选手们还要通过试剂的用量,根据化学反应公式计算出水里高锰酸盐指数的量,每个队伍的样品含量是不同的。" 整个过程限时 150 分钟,但熟练的选手一般 2 个小时内就能完成。"
" 高猛酸盐指数考核的是容量法测定、六价铬主要考核光度法测定、土壤中 PH 值主要是电位法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则是气相色谱质谱的测定方法。" 穆素说,此次比赛项目所选定的监测方法涵盖了基础到高端先进的测定方法,既实现了对水气土等环境要素的全涵盖,也考察了人员技术的全面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比武活动设个人奖项、团体奖项和组织奖项。对获得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奖第一名的选手,由选手所在市在次年度五一集中表彰时,优先推荐申报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综合比武前 6 名和专项比武个人奖 3 名的选手由总工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授予 "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 江苏省技术能手 " 荣誉称号;综合比武前 15 名和专项比武个人奖前 8 名的选手由省生态环境厅授予 " 江苏省环境监测技术能手 " 荣誉称号等。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