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的 " 冲击 - 回应 " 理论,影响了 20 世纪后半叶的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冲击与回应 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组织在 " 冲击 - 回应 " 的理论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该书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此次为再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说,如何认识西方是近代中国的思想主题。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对西方的认识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历史发展过程。本书为我们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基本文献和入门初阶。《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年鉴》指出,对于那些喜爱思想史的人来说,本书是对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思想领域的文献的汇编及评论的完美结合。作者将学界的研究成果精炼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模式。
作者费正清 、邓嗣禹早在 1979 年再版前言中就写道,同此书刚出版时相比,相关主题的文献已经扩充数倍。北京、上海和台北出版了大量的史料和专著。此外,大量日文、西文(尤其是英文)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这个主题的文献目录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这个主题本身(包括中国学习西方技术以应对自身紧迫问题的需求)并没有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我们依然需要历史的视角,因为今日中国的现代化蓝图在许多方面同百年前的自强运动如出一辙。从这种比较来看,本书仍是这个影响深远的时代(1839 — 1923)最具代表性的文献选集,本书关注的人物和文献仍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费正清(1907 — 1991),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邓嗣禹(1905 — 1988),湖南常宁人,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
《冲击与回应 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美]费正清、邓嗣禹 编著
陈少卿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年 6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