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7-04
深晚领读| 阅读文学经典(第二季)开讲,余中先详解“巴黎圣母院”及十九世纪法国文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9 年 6 月至 8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的 " 阅读文学经典 " 系列讲座第二季如期举办,主题内容为 " 世界文学 " 阅读,开启世界文学之旅。讲座邀请余中先、陆建德、曹立波、陈众议、刘文飞五位知名学者,就《巴黎圣母院》、" 莎士比亚 "、《红楼梦》、《堂吉诃德》、" 托尔斯泰 " 五个主题分别展开讲座。主题包括:巴黎圣母院与《巴黎圣母院》,彼此造就对方——兼谈雨果历史小说的真实性(6 月 29 日),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7 月 13 日),《红楼梦》中人与曹雪芹的眼前人——红楼人物形象虚实问题探析(7 月 20 日),永远的骑士——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8 月 10 日)。

大家读大家:知名学者讲名著

2019 年 6 月 29 日,是本季讲座第一场开讲。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前主编,傅雷翻译奖评委余中先老师围绕雨果与《巴黎圣母院》,并兼顾多位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讲述那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自 1982 年至今已出版十余种《巴黎圣母院》,先后收入 "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增订版 ""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等,俗称 " 网格本 " 的版本也于近期重新面世。《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于 1831 年出版问世。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余中先老师从巴黎圣母院与《巴黎圣母院》的关系,讲述它们彼此造就、彼此影响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探究雨果历史小说的真实性。

经典永流传:看名家插图、经典版本

文学经典是世界各民族的精神宝藏,经典名著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塑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自 1951 年建社之初,人民文学出版社便致力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出版,在外国文学名著出版的方面,同时优选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担纲翻译,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朱生豪译 " 莎士比亚 " 相关图书、杨绛译《堂吉诃德》等确保了译文的权威性,人文社对于注重原作的普及性、出版的系统性等等得到了无数读者的认可和支持。

讲座的同时,首都图书馆 B 座四层第一影院举办了讲座涉及图书《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全集》《红楼梦》《堂吉诃德》《托尔斯泰文集》等的插画作品展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展。展览针对讲座主题展示共 20 余种不同版本的推荐图书,以呈现经典流传的轨迹和不同时代的审美特色,并甄选百余张插画作品,展示文化精髓和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作为讲座的重要展示形式,展览将为读者提供多角度赏析经典名著的平台与窗口,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品的出版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样式和特色。

《巴黎圣母院》("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法)雨果 著;陈敬容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年 5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巴黎圣母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