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7-04
木雕精品展来了,快去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打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明代金漆木雕观音坐像、清代山水人物四条屏、黄杨木雕笔筒 ……7 月 4 日,一场散发着古朴气息的 " 木影流光——传统木雕精品展 " 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亮相。现场,展出的 40 余件木雕精品涉及造像、文房等类别,吸引了众多的木雕爱好者驻足观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展览将持续到 7 月 21 日,感兴趣的朋友别错过啦。

△明代金漆木雕观音坐像

40 余件精美木雕,呈现古代工艺之美

" 木影流光——传统木雕精品展 ",展品绝大部分来自明清时期。虽然 " 高龄 ",但它们依旧保留着栩栩如生的神态。

这些木雕有什么故事?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展览?策展人说,木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原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工艺形式,被称为 " 生活的艺术 "。" 展出的 40 余件木雕精品,有部分是馆藏的,还有的是收藏家的藏品,想通过这个展览把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让文物‘活’起来。"

灯光暗淡的展厅中,40 余件精美木雕栩栩如生。有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祖先像等,形态各异;有雕刻精致的笔筒、摆件;有山水人物四条屏,画面布局精美 , 构思精妙 …… 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正在看展的张阿姨说:" 赏心悦目又很有意思,每一件展品都生动精美,内容寓意万千。"

△明代木雕胁侍菩萨

一览 " 百仙 ",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展品大部分是木雕造像。主题涉及观音像以及祖先像等,面相或庄严或慈悲,衣纹或精美或细腻。木雕收藏家王忠的藏品,高达 80 厘米的 " 明代木雕加彩胁侍菩萨 " 就是其中之一。流畅的线条,细腻的刻画,菩萨身披彩色云雾锦帛,发鬓高耸,神态安详。"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每一位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没有成佛前,胁侍菩萨会常在佛陀身边协助弘扬佛法,教化众生。" 王忠解释说。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另一件藏品 " 元末明初木雕加彩御犼观音 " 也十分细腻精致。

观音菩萨面容姣好,却又分辨不出性别,敞胸露臂,雍容华贵,慈眉善目。" 山西在唐、宋、金、元时期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也是木雕盛行之地,其中木雕佛教造像最为精彩,涌现出不少杰出之作。这类精美制作,应当是出于山西艺术家之手,是追求古代木雕佛像的源头地的高端作品。" 王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个地区的雕刻风格不尽相同,也有简单的鉴别方法。" 比如,山西的就比较大气、粗犷,刀法简练。"

他指着另一件明代江浙地区木雕造像精品说:" 你看,这两个作品带给人的感觉明显不一样,江浙地区的雕工就很精致。" 高达 68 厘米的该雕像悬坐于台座上,典雅古朴,衣纹具有立体感,闪烁着金黄色的光。细看,观音发髻高耸,面部丰满圆润,但表情肃穆,目光里充满奥妙。

" 与石刻佛像、泥塑佛像和铜铁铸佛的出现不同,木雕佛像的源头在民间而不是寺院,非常接地气。木雕造像因材质本身保存的不易,加之历史上绵延不断的战火和社会动乱,能留存至今的实为弥足珍贵。" 王忠说,从国内木雕收藏整体来说,到宋代是很少的。" 观众站在这些木雕造像前,除了可以领略到精湛的艺术风采,还可以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宗教造像艺术所蕴含的深邃的哲理。" 王忠说。

△清代木雕状元骑麒麟图

麒麟图、摆件,展品齐全,各个 " 有来路 "

展览中,有一件 " 清代木雕状元骑麒麟图 " 引人注意。画面中是状元及第的盛大喜庆场面,人物造型精准,雕刻精细,富有立体感。策展人介绍说,这是徽雕中的精品之作,采用的是樟木类软木雕刻,该题材则是传统经典。

△清代黄花梨如意纹笔架

在展出的木雕中,一些木制品摆件也独具巧思。比如," 明代中晚期黄杨木雕高士图笔筒 "" 清代黄花梨如意纹笔架 " 等。楼阁建筑,古色古香,这是清代黄杨木雕包公断案摆件。小小空间,有机布局五六人物,正生动叙述一个包公的故事。正面黑脸人物,正是包拯。人物面部表情各一,栩栩如生。" 该木雕绝对精工,堪称极致,可以断定出自大师之手,应为宫廷造办处工艺,具体派别,著名木器研究专家陈云龙先生认为是苏工雕刻。" 策展人说。

展出的木雕中,还有一件清代木胎大漆描金古琴式四条屏。黑色大漆底之上,分别描绘了四幅古代生活画场景,画意反映了古人浓浓的生活情怀。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