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健委)给公立医院规划了发展方向: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 主打 " 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区属公立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市卫健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 " 开刀 "。按照规划,2019 年至 2025 年,深圳要组建 23 个区域医疗中心、23 家基层医疗集团,形成 " 顶天立地 " 医疗卫生的新格局。
市属医院 " 建高地 " 区属医院 " 强基层 "
按照《意见》的规划,2019 年至 2025 年,深圳要组建 23 个区域医疗中心、23 家基层医疗集团。市属医院牵头区域医疗中心," 建高地 ":对急危重症救治、疑难复杂病例进行会诊、转诊,引进和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各类高层次人才,承接国家、省、市等各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引领带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区属医院 " 集结 " 在基层医疗集团," 强基层 ":推动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照护机构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家庭医生服务 , 做好居民健康 " 守门人 "。
区域医疗中心让危急重症有 " 定心丸 "
据了解,这 23 个区域医疗中心包括 11 个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1 个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和 11 个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它们将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牵头建立市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区域医疗中心,给全市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吃了一颗 " 定心丸 "。该院产科主任牛建民表示,将规划建四个支持保障平台,一是把全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专家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市级多学科联合救治专家团队;二是运用 5G 远程会诊系统、陆海空快速转运系统等,建立快速转运和远程会诊平台;三是建立高危孕产妇早期识别和规范化管理平台;四是建立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市卫健委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处长李创表示,基层医疗集团重点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让 90% 的患者都能够在区属医院 " 就地解决 "。同时,要以 " 治病为中心 " 向以 " 健康为中心 " 转变,做好预防保健,让老百姓 " 少生病、少负担、少住院,看好病 "。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