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7-07
《长安十二时辰》人人都嚼的薄荷叶,是唐朝版“口香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卢河燕)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剧中年代设为唐朝,里面的人物,时不时就掏出薄荷叶嚼两口,很多观众看后表示," 这难道就是古代‘口香糖’?"

△剧照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薄荷叶气味清凉,可以生吃或干吃,能短时清新口气,但不能大量食用。虽然唐朝人也吃薄荷,但专家表示,当时的 " 口香糖 " 应该是丁香更符合史实。

剧中人人嚼薄荷叶,网友称:不要试

一个人无聊,嚼个薄荷叶解闷;初次见面,递给别人薄荷叶;高强度工作时,用它提神 …… 《长安十二时辰》中,空口吃薄荷叶的场景很多。按照电视剧呈现,剧中所食的薄荷叶颜色暗沉,且卷成一卷,不是新鲜的,而是干薄荷叶卷。

△剧中的薄荷叶

薄荷叶是古代 " 口香糖 "?有报道称,原著作者马伯庸曾澄清," 那是我瞎编的。" 原来,马伯庸想写嚼槟榔,但是一转念这个东西貌似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就编了个嚼薄荷叶吧。

虽然作者称这一细节杜撰,但万千网友好奇心却管不住了。

△网友评论

生吃、干吃、油炸、凉拌 …… 五花八门的吃后体验让人捧腹。" 试了干的,回甜,清凉的感觉没有泡水明显 "" 口感,薄荷的清凉感是最明显的,入口舌尖一片清凉。但也谈不上提神醒脑,也不刺激。…… 薄荷的清凉香气能充斥口腔,但持久不行,口含一段时间之后,就只有酸的感觉了。对口气大概没啥帮助,吐出来之后还是觉得嘴巴里是中午吃饭的面条的味儿 ……" 更有人直言," 不要试!"

薄荷叶可以吃,但不能贪多

唐人究竟吃不吃薄荷叶?南京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凯告诉记者,资料显示,在唐代,薄荷叶大多作为一种蔬菜、调料,或者茶饮。比如当时的年糕里,就有人放薄荷作为配料。唐朝官方编著了《新修本草》中,记载了薄荷的药用价值。因此,剧中的 " 嚼薄荷叶 " 习惯,虽无史料实证,也不偏颇。

"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薄荷,其实是包括留兰香、美国薄荷、胡椒薄荷等多种薄荷属植物的统称,目前国内一共有十多种薄荷。一般在农田周围、郊外田野边有很多,家庭也可种植。薄荷喜欢阳光,多在南方生长,尤其是云南。" 朱凯说。

" 薄荷可以吃,生吃新鲜叶片,或晒干泡茶。不同地方根据各自习惯,用于烹饪料理。比如,云南爱吃薄荷,作为火锅涮菜,凉拌、油炸,吃法很多。" 朱凯说,薄荷有一股清凉的气味,它含有的薄荷醇确有清新口气的效果,也是很多牙膏、口香糖、空气清新剂的原材料之一,但不可大量食用。薄荷还可以驱蚊,可以提神醒脑,做成清凉油、薄荷脑。

古代 " 口香糖 " 或是丁香

尚无薄荷叶是古人 " 口香糖 " 的实证,一句 " 口衔丁香 ",却道出了古人去除口臭的妙招。

朱凯说,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花蕾是公丁香,果实是母丁香,也称 " 鸡舌香 ",都对口臭有效。如果说古人把丁香比喻成 " 口香糖 ",比较合理。

据了解,丁香传入中国大约在汉代,起初不叫 " 丁香 ",而是叫 " 鸡舌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唐代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 · 职官部》中,曾引述东汉学者应劭的《汉官仪》:" 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尚书郎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奏章的官员,要直面皇帝,奏事时口含鸡舌香,以免熏到皇帝。唐代杜佑在《通典 · 职官》中解释得很明白:" 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北魏时期,鸡舌香开始叫 " 丁香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写道:" 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 丁是钉的古字,形容它尚未完全绽开的干燥花蕾的样子,形似钉子。

因此,丁香大概是最早的口香糖了。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薄荷叶,如果换成丁香,便更合理了。

(图片为电视剧截图和网络截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