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婷 记者 刘峻)自从南京进入闷热潮湿的 " 黄梅天 ",很多家庭都非常重视家具、被褥、衣物的除湿工作,但你知道家里的常备药如何安全度过 " 黄梅天 " 吗?药品的储存是确保大家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黄梅天 " 药品储存需要注意温度、湿度、日光、包装容器等。
" 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由于不恰当的存储,导致药品不能再使用。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谈震表示,有些药品温度高于 25 ℃极易变质失效,比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漱口液和一些外用药等,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栓剂类药物会因气温过高出现软化,不方便使用,可以将其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待硬化后取出再用;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也应放在冰箱中冷藏;调节胃肠道状态的活菌药物也应尽量冷藏保存。通常情况下,这些药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贮藏温度,大家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即可。
当然,也不是所有药品都能低温处理。比如止咳糖浆、解热镇痛的溶液或感冒糖浆,过低的温度可能会使糖浆中糖分析出,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这些也需要注意——
1. 易吸潮变质药品:阿司匹林、胰酶、复方甘草片、阿卡波糖、维生素 B1、含糖多的糖衣片、中药丸剂以及各种胶囊剂等。这类药品必须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
2. 易挥发药品:薄荷片、樟脑及各种酒精制剂等。这些药品需注意严密加盖保存。
3. 易风化药品:硫酸镁、磷酸可待因片、硫酸阿托品等。这些药品需要密封保存。
4. 易在空气中氧化而变质的药品:鱼肝油滴剂、维生素 C 片、碱性药物如氧化钙、氧化镁等。这些药物在用后应尽快封装好,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 C 见光后容易分解,使用后容易产生胆结石;高血压患者使用的硝酸甘油如没有做到有效避光,就会导致其变质等。
此外,中成药特别是膏方,含很多糖粉、脂类等营养物质,极易受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及微生物等影响,容易被微生物侵入。为保证疗效,避免腐败、霉变,必须将中成药密封储存。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等名贵中药材," 黄梅天 " 里容易受潮生虫,最方便有效的家庭保存方法是将其晒干后,分别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抽真空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