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 文 顾炜 / 摄)流光溢彩的王冠、华美的金饰 ……7 月 8 日," 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 展在南京博物院拉开帷幕。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 231 件(套)" 异域珍宝 " 亮相,勾起不少观众的探宝热情。这批珍宝自 2006 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巡展,南博是展览的第 26 个巡展地,也是最后一站。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9 日。
△五树形王冠
王族最爱的 " 时尚单品 ",全在这个展里
△彩绘玻璃杯
展览的主题是 " 金色阿富汗 ",展品来自阿富汗的 4 处考古遗址,分别对应了 4 个历史时期。"1978 年,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六座古代墓葬,四号墓的墓主为男性,其余 5 座均女性。墓中共出土 2 万余件黄金制品,年代可以远溯到公元前 327 年建立的中亚古国——巴克特里亚王朝,此次展出的 231 件(套)珍宝件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展陈部工作人员崔小英介绍说。
走进展厅,流光溢彩的黄金藏品目不暇接。镶满名贵宝石的长袍颈饰、绿松石和玛瑙装饰而成的羚羊金手镯、纯金打造的盤羊金像头饰 …… 这些阿富汗古老王族最爱的 " 时尚单品 ",惊艳了在场的观众。
△五树形王冠
这些 " 含金量 " 超高的展品中,摆在展厅入口正中央的五树形黄金王冠最为惹眼。这顶金冠由 5 支树状的步摇和 1 条金环组合而成,上面装饰着 20 朵悬挂金色圆片的六瓣花饰,每朵花中间都镶嵌着绿松石,树叶由上百枚轻薄如纸的金片锤砧而成,整体呈现出一种镂空的层次感。" 这是 6 号墓出土的,墓主为 25 岁— 30 岁女性,是 5 座女性墓中等级最高的。" 崔小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金冠上的装饰物均可拆卸,便于运送,明显带有游牧民族遗风。
△金盘
展品中还有一个浅底的 " 金盘 ", 年代是公元 25-50 年。它形状为圆形,壁面有 32 条放射状折棱,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的显眼。" 这是阿富汗非常珍贵的一件文物,出土时被垫在男墓主头下。" 崔小英介绍说。细细看去,盘外壁口沿下刻有希腊文 "CTAMA"。这是什么意思呢?" ‘ CTA ’ 即斯塔特是古希腊的金币单位, ‘ M ’代表 40,‘ A ’代表 1,标明它重量为 41 斯塔特,约合 638 克。"
多件珍宝有中国元素," 龙 " 是亮点
△神人驭龙吊坠
展览中不乏中国元素的文物珍宝。比如,诞生时间大约在公元 25-50 年的一件 " 龙与神图案祗镶宝石金饰 "。这件精美文物是一件头饰,出土于女性墓主人帽旁,整体以黄金打造,装饰着绿松石、青金石、珍珠和红色宝石。发饰中央是人像,两边装饰着两条中国 " 龙 ",龙身、马头、飞翅、羚羊角 …… 工艺精湛无比。崔小英说,在中国境内也曾出土相似的纹饰。
△靴扣
还有一件在男性墓出土的靴扣,中心图案为 " 人驱神兽驾车图 ",刻画出身着宽袍汉服的仙人,乘坐在两轮战车上的形象。仔细看,马车也是中国式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崔小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得追溯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汉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就到达了巴克特里亚国。在中国的古书上,它被称为‘大夏’。阿富汗成为汉唐时西域地区的重点管辖范围,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
崔小英说,展出的阿富汗国家珍宝中,有数件直接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多数文物上都有 " 龙 " 形图案。" 古代的很多商人、旅行家,到阿富汗时自然带去了其它地区的文化。" 她说,作为文化的汇聚之地,阿富汗的文化不仅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罗马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还包括有中国文化元素。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