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乐见 " 车闹 " 们在执法者面前低下头来,除了他们自己——整个上半年,全国铁路公安对霸座、占座、扒阻车门、恶意逃票、醉酒滋事等违法人员行政拘留 9000 余人,其中,处理霸座占座 22 起,处理扒阻车门 11 起。这是 7 月 9 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人振奋。说明铁路公安的工作卓有成效。而与此同时,人们也不难发现 " 车闹 " 行为的高发。这就使得 " 遭遇概率 " 变大,让人很不愉快。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把车闹的 " 嚣张气焰 " 遏制下去,否则就会破坏乘坐列车的幸福指数。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完善法治上用力。
2019 年 1 月 4 日,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及行政执法疲软问题时说,比如,高铁霸座的问题、飞机上霸座的问题、城市流浪犬的治理问题,公众要求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执法疲软的另一面,是立法层面还有空白需要填补。
治安管理处罚法确有 "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轻者罚款 , 重者拘留 " 的规定,但衡量霸座等行为何为轻,何为重,仍有困难。随着霸座等现象的抬头,亟需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法律法规。
去年 12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的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 其中关于 " 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 , 不得强占他人座位 " 的规定,直捣黄龙,清晰明了,引来点赞。
只是应该看到,类似这样的立法成果,在国内还不多见,还需要大力 " 增收 "。
全国铁路公安机从 7 月 8 日起至今年年底,开展 " 平安站车路、金盾护你行 " 专项行动。相信这项行动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
但专项行动毕竟带有运动式执法的特点。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靠法治进步。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合肥高铁扒车女事件过去一年多时间了,当初这事曝光得很彻底,所以社会上总以为没人再敢这么干了,但事实上,扒阻车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着,这足以说明,对于相关行为的法律震慑,还远远不够。必须在立法层面 " 补课 "。
必须承认,从起初的不知所措、作为不力,到连连出击,这是明显的进步。而一旦法律法规也得以完善,那就必能迎来事半功倍的局面。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