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大漠到高原,北疆至东海,她曾深入可可西里腹地,也曾去往不通公路的墨脱 …… 她是央视《夜线》栏目副制片人周泉泉,她一直在为自己挚爱的新闻事业日夜辗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工作。
6 月 6 日下午 4 点 30 分,周泉泉在广东珠海担杆岛采访途中,不幸遭遇落石。最终,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在珠海去世,年仅 46 岁。周泉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用热情和努力,用一部部作品,实践了自己的新闻理想,记录了时代。
周泉泉是南京人,十三中、南京大学是她的母校,噩耗传回家乡,她的师长好友无不痛心惋惜。在他们眼里,这是个 " 优秀而内敛,特别坚韧 " 的好记者。
△周泉泉(图片来源:央视网)
【遗憾】直到去世时,她也没来得及好好吃饭
周泉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夜线》栏目的副制片人。2019 年 6 月 6 日,她为拍摄《热血边关》第三季,在广东珠海担杆岛海防一线采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天上午,周泉泉带领团队走访担杆岛上唯一的一片小沙滩。到达沙滩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由于周泉泉穿的鞋子不太方便走岛上的路,临出发前,部队战士们拿出了他们最小号(40 码)的作战靴给周泉泉。脚只有 34 码的周泉泉,换上了大 6 码的作战靴出发了。
在前往此次筹备工作的最后一处坑道前,已经是中午 12 点了。有人问,要不等会儿吃完饭再出来看?周泉泉说:" 大家再忍耐一下,我们把最后这个坑道看完,就回去吃午饭。"
在一处坑道的洞口,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预兆,一块石头掉下,周泉泉被落石击中,倒在了地上,陷入昏迷。虽经央视及驻岛官兵等各方全力抢救,她终因伤势过重,因公殉职。
【事迹】为新闻而生,用热血书写时代华章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周泉泉一直在记录时代,将 46 岁的生命永远献给了心中最美的事业。
1996 年 11 月,周泉泉从南京大学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参与创办《读书时间》栏目,开始了她的记者生涯。
2006 年 7 月,周泉泉深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对盗挖金矿及盗猎野生动物现象进行调查采访。可可西里腹地海拔 5000 多米,都是戈壁荒滩,天气变幻莫测,路途极其凶险。对于队伍中唯一的女性来说,样样都是困难和挑战。但她没有退缩,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2011 年,周泉泉跟同事一起创办直播谈话节目《夜线》,策划了《热血边关》系列节目。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周泉泉从小向往军营。西藏阿里地区、中印边境重镇墨脱、南海前哨担杆岛 …… 节目组总是跋涉于最艰苦的地方。但每次行进,周泉泉总是习惯把最危险的位置留给自己。她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巡逻,以敬业精神和共患难的真情打动着边防硬汉,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 " 姐姐 "。
△周泉泉(图片来源:央视网)
【追忆】" 她一直优秀而内敛,是个特别坚韧的人 "
周泉泉是南京人,出生在军旅家庭。她离世的消息传到南京,也让师长好友们难以接受,倍加惋惜。提起周泉泉,大家的印象都是 " 踏实 "" 认真 "" 脚踏实地 "。
" 听到这个消息,我难过得整夜没睡,一遍遍在回放电视里的《新闻联播》。" 周泉泉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1991 届的高中毕业生,政治老师兼班主任王伏才,带了她两年。
" 我是高二文理分科后接手这个班的,第一次见她的印象就是,个子不高,小小的,是个内敛、沉稳的小孩。" 王伏才向现代快报记者回忆,那年十三中只有一个文科班,班上的学生学习都很优秀。" 周泉泉是其中领先的几位同学之一。她成绩一直都很稳定,各科都很均衡,不会大起大落。我看得出,这姑娘内心很强大,是个特别坚韧的人。"
王伏才说,周泉泉毕业后来看过老师,告诉老师要去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事。" 后来我就经常关注有她参与的电视节目。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屠桂芳回忆," 这是一个优秀,认真,踏踏实实的孩子。这些年听到她的消息,都很为她高兴。但这次传来的却是噩耗。"
△南大官微悼念周泉泉 微博截图
在周泉泉的母校南京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缅怀和追忆之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志强是周泉泉当年的辅导员,在他眼里,这个姑娘人长得瘦小,但很坚毅。" 她认真、努力,也比较谦和,这些都是她获得成功、得到大家认可的原因。"
通讯员 南大宣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黄艳 舒悦 陈彦琳综合央视网、中国青年网等报道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