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文 / 摄)7 月 14 日,一年一度的江苏省 " 双创计划 " 答辩评审工作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1847 名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现场,接受 366 位省内外各行各业专家的评审。
△评审专家动员会
" 高手 " 云集,院士来听现场答辩
所有人员手机集中保管,纪检人员全程监督,公安民警站岗警戒 …… 当天的答辩评审过程实行全封闭操作。来自全国各地的 366 位专家评委,一进入评审教室就上交了手机,体验了一整天与外界隔离的生活。这 366 位专家评委可谓阵容强大,既有 " 两院 " 院士等学术大咖,又有知名企业家、风投专家等业界大拿。当中 " 两院 " 院士、著名高校院所负责人 37 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 162 人。
什么样的选手需要如此 " 咖 " 位的专家评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 " 双创计划 " 答辩评审锁定的是一批高层次人才。据介绍,2019 年省 " 双创计划 " 从 3 月份启动实施,在控制申报数量的前提下,仍然有 4493 人申报,较去年增加 927 人,增幅达 26%。4493 名申报者 " 过五关斩六将 ",除 547 名直接认定的人选外,进入到当天答辩环节的只剩下 1847 人。申报者高手云集,比如,在双创团队中,由国内外院士领衔项目的有 9 个,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杰青等领衔的 30 个,由 973、863 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领衔的 3 个。
江苏已引进一万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所有的项目都要在一天内评审完毕。什么人才更受青睐?今年的评审专家之一,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象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更青睐高精尖缺的领域人才。" 我比较看重的是技术要先进,项目可转化,并且团队比较有经验。"
现代快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近年来,江苏聚力引进资助 " 高精尖缺 " 和 " 卡脖子 " 领域人才,优先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这在当天答辩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双创人才中,企业引进人才占比 85.4%,其中 93.1% 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紧缺人才;双创博士中,参加现场答辩的 560 人,均为企业引进人才,90.7% 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紧缺人才。据介绍,自 2007 年江苏启动 "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 以来,已连续实施 12 年,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10000 多名,引进人才中 45% 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江苏创办企业。在人才支持方面,江苏将继续实施省 " 双创计划 "500 万元、300 万元重点资助。对 100 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资助,继续按 4:3:3 要求分三年拨付;对 50 万元及以下项目资助,一次性拨付各地,由各地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具体分拨,确保用当其时。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