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7-15
深晚报道|平安银行AI风控项目获评年度“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7 月 13 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隆重举行,会议以 " 规范发展与高效赋能 " 为主题,云集金融监管机构高层,以及国内外主流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行业领袖,探讨金融科技的应用与监管,金融科技如何赋能普惠金融,如何助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等问题。

会上,平安银行 AI 风控项目获评年度 " 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 "。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张小璐就 "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 专题发表演讲,分享了平安集团、平安银行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指出,数据经济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金融科技将为银行参与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实现业务转型赋能,促进产业金融升级迭代。

科技赋能使金融服务实现再进化

近年,消费互联网天花板已然显现,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数净增量从 2016 年的 1.54 亿人降至 2018 年的 0.46 亿人,在消费领域,互联网的影响和发展已经基本完成覆盖。与此同时,传统行业在缺乏金融科技的赋能下,也面临着成本提高、资源消耗、信息不对称、创新不足等瓶颈。

张小璐指出,"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渗透,数据经济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柱,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科技赋能将使金融服务实现根本性的再进化。

她表示,对于绝大多数金融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对企业的了解可以从 "4 流 " 入手,包括合同流、票据流、现金流和物流。据悉,平安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上依托科技赋能,对票据、交易、货物的真实性、可追溯、防篡改方面入手,严格把控金融风险。如,应用机器视觉、OCR 鉴别票据的真实性;运用爬虫、大数据等验证交易的真实性;依托物联网、机器视觉鉴别货物的真实性;依靠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传输和账本记录机制实现账目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

" 我们要利用科技手段,开发一个杀手级应用,使流程越来越短,可靠性越来越强,可追溯,不可篡改。" 张小璐指出。

数字化转型需要 " 断舍离 "

近几年,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数字化不是主角," 张小璐指出,各个不同的单位一定是为了某种原因,某种需求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要问自己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愿景是什么;要不忘这个初心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转变。" 不同的银行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各家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也一定各不相同。"

谈到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张小璐指出,银行的同事们都很专业,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要自我革命自我颠覆是很困难的,所以平安集团马明哲董事长、平安银行谢永林董事长都希望用跨界的人才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 打破固有的模式很不容易,有的时候需要‘断舍离’。"

会上,平安银行 AI 风控项目入选 " 第四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 " 中的年度 " 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 "。组委会评价,平安银行 AI 风控项目依托全新打造的阿波罗智能审批平台,实现了对全零售贷款产品的审批和客户级授信,变革了银行产品模式,极大提升了贷款的审批效率与风控水准,彰显出平安银行强劲的金融科技实力。

相关标签

平安银行 ai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