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记者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 市三院 ")获悉,近日 76 岁的吴爷爷在做 " 换肝 " 手术时,出现了 7 次心跳骤停(室颤)。医生为他打了 30 剂强心针(即 " 肾上腺素 "),电击除颤 7 次,才救回一命,最终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中。
一般来说,国际公认的器官移植受者年龄大多小于 70 岁,76 岁的吴爷爷打破了市三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移植的高龄纪录,成为该院开展肝移植以来年纪最大的一位患者。目前,吴爷爷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都在恢复之中,精神状态良好。
家住深圳的吴爷爷今年 76 岁,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内科以及大部分外科治疗都没作用了,并且随时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肝脏移植手术是吴爷爷存活的唯一机会。但是,给像吴爷爷这样的高龄患者进行肝移植,风险巨大。市三院肝移植科主任姜楠教授解释,因为高龄,身体各重要器官会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生理功能的减退以及营养状况低下,在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移植失败。吴爷爷年轻时是一名医生,面对这些风险他非常坚定," 我愿意接受风险,拼一把!"
7 月 7 日,吴爷爷匹配到了合适的肝源。7 月 8 日下午,手术开始。在肝移植、手术室麻醉等团队的配合下,病肝被顺利取下,新肝的腔静脉和门静脉也开放了血流。正当大家以为会按照常规步骤进行下一步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曲线突然异常,很快就出现了室颤心律。" 快!立刻胸外按压、推肾上腺素、除颤!" 市三院麻醉科主任何仁亮第一时间组织团队进行体外电除颤。
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室颤又出现了。这样反反复复,1 小时左右竟然出现了 7 次室颤,这意味他的心跳骤停了 7 次。肝移植科、麻醉科和心内科的联合抢救,为他打了 30 支肾上腺素,电击除颤 7 次,吴爷爷才恢复了正常心律。
手术终于顺利结束。目前吴爷爷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都在恢复之中,精神状态良好,近期就可以从 ICU 转回普通病房。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