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顾潇)7 月 17 日,扬州地标性建筑——始建于明朝的文昌阁修缮工程启动,距离上一次修缮,已过去 20 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大修将采用 " 揭瓦不落架大修 " 的方式进行,预计国庆节前完工。
扬州文昌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中心文昌路和汶河路的交叉口中央,是扬州的地标性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 ( 1585 ) ,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时阁上悬有 " 邗上文枢 " 匾额。因为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 " 文昌阁 "。阁高 24.25 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后以宝瓶收顶,顶部为椭球,上部是寰宇穹顶结构。这样的建筑样式,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相似,在楼阁式的文庙建筑中极为罕见。
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文昌阁的几段木梁腐朽损坏开始变形。7 月 17 日,现代快报记者现场看到文昌阁最下层房檐、靠近北门的部位,有一处与别处不太一样。远远望过去,原本圆润的房檐显得有些歪曲。走近会发现,该处的瓦片有些已经破损,木梁也有不同程度断裂,照明的灯具也歪倒在瓦片上。
据扬州市城乡建设局古城保护处副处长张晶介绍,2017 年下半年工作人员进行照明检修时,就已经发现文昌阁房檐有破损,几段木梁腐朽损坏,随后上报给了古城保护处,该破损处也一直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去年的例行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文昌阁部分屋檐出现了下坠变形的情况。通过勘查发现,由于承载构架长期受力、老化、柱基轻微下沉,阁内北侧两根金柱向东北轻微倾斜,但仍处于安全使用范围内。瓦屋面因风吹雨冻、严寒酷暑等影响出现自然破损,加上屋面生长杂草,根系生长致瓦顶疏松,导致瓦屋面普遍渗漏,屋面瓦下面的木基层,包括下面的椽子因为长期遭渗漏雨水影响,已变形腐朽。2018 年,市城乡建设局古城保护处将文昌阁修缮列入计划,随后开始制定文昌阁修缮方案。目前," 文昌阁修缮工程方案 " 已经获得江苏省文物局的批准,将由扬州名城公司负责实施大修。
据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文昌阁修缮将按照原有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原先的工艺技术进行修缮,保持其原先历史、人文、生态的状态,采用修旧如旧的 " 揭顶不落架大修 " 的方式进行大修,预计国庆节前可以完工。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