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位学者
穷尽 14 年光阴
跑遍江苏大大小小的图书馆
寻访一家又一家的私人藏书
想尽一切办法
只为
一部江苏文坛的 " 大案牍术 "
" 大案牍术 " 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术语,指关于档案史料的运用
作为《江苏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开展江苏研究提供切实的文献依据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
预计在 10 月底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上
首发
01
1987 年起,作为地方著作目录的原《江苏艺文志》开始编纂。全书根据当时江苏省的行政区划分为 11 卷,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 1994 年至 1996 年陆续出版。
其实这套书,只是书目目录,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著述。
肯定有小伙伴想问,怎么能写这么厚呢?听听这套书收录的范围,你就不觉得意外了。
从上古至 1949 年,江苏籍贯和定居江苏的人所写的全部著作,都收录其中。
02
当文脉君看到 11 卷原《江苏艺文志》时,虽然书页已经泛黄,但是当它们一字排开时,文脉君还是被江苏繁盛的人文资源深深震撼到了。
更令人感动的是,书页的字里行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这些红色的批注,都是修订者对原书的增补和修改。
增订本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庆柏表示,当时条件毕竟有限,互联网还不发达,好多工具书还没出版,许多图书馆的古籍还没有很好地加以整理。
"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江苏艺文志》存在一些缺陷,一直就有修订的想法。到 2014 年,在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凤凰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就开始着手修订。参加修订的有江苏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一些文化单位的研究人员。" 江庆柏说道。
03
修订版的《江苏艺文志》和原书有什么差别?从一组数据上就可以看出。
原书收录江苏籍作者、包括部分外省流寓并定居江苏的作者 27529 人。增订本收录作者 29614 人,著作 85304 种,并且根据 2016 年江苏省的行政区划,分为 13 卷。
其实,作者既有增补,也有删减,新增的作者远不止 2000 多人。" 不仅看作者的生年,也看卒年,删掉了很多卒于 1949 年之后的人。" 增订本编纂人员、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所长徐忆农说。
但是,面对 " 大咖 ",严谨的专家们也有 " 网开一面 " 的时候。徐忆农回忆道:" 有一位无锡的近代藏书家叫丁福保,著作等身。虽然他是 1952 年辞世的,但所有著作都在,不收录进去太可惜了,所以我们就变通了一下。"
此次修订还补充了馆藏单位。原书著录的存世图书,只有善本、稿抄本著录了馆藏,一般图书没有著录。为方便读者使用,增订本均著录了馆藏。一些在网络上看到的图书,但没有查到馆藏单位,则会记录下相应的网址或图书交易平台。
比如,民国时期,有一个淮安人名叫丁闰之,他写过一本书叫《再续岩阿樵唱诗钞》,1920 年由淮阴启明印刷所用铅印方式印刷,江北图书公司发行,书价每部大洋三角。
这部书 " 孔夫子旧书网 " 有售,网上展示的图书信息非常完整。但馆藏未能查到。考虑到这些图书确实已经出版,而且今天依然存在,为方便查考,《江苏艺文志》修订版记录了相应的网络信息。
04
当然,本次增订还对原书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改。
炯和烔,只差一横。钱锺书的爷爷钱福烔,就因为一横总被后人写错名字。
在修订《江苏艺文志 · 无锡卷》时,徐忆农把钱锺书爷爷的著述也收录其中。
但写人名条时,犯了难,究竟是 " 炯 " 还是 " 烔 "?徐忆农特意查找了钱锺书的家谱,家谱上写着钱福烔。" 这真是纠正了大家的错误。"
对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文脉君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广告词:你,值得拥有!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张然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