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人工皮肤让患者不用再割自身 " 东皮 " 补 " 西皮 "、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让河道重回清澈 ……7 月 13 日,"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采访团到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参观了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实验室、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研究院展厅等创新研究基地,领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 20 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
双层人工皮肤填补国内空白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实验室,深晚记者看到了一款人工皮肤产品,颜色跟人体皮肤相近,宛如一块真正的人体皮肤。据介绍,该产品为兰度双层人工皮肤,是国内首个用于大面积真皮缺损修复与重建的人工皮肤产品。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人工皮肤是从牛跟腱里提取高纯度胶原,经过加工、灭活等繁杂工艺,制成一张分上下两层的人工皮肤,既可阻菌透气防水,又可促进血管和真皮细胞生长。该款人工皮肤可广泛应用于Ⅲ度烧伤,外伤性全层皮肤缺损,骨、肌腱外露,整形外科手术等 , 在突发灾难应急处理和战争后勤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兰度双层人工皮肤由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由清华大学数名博士联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发起成立,并与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实验室共建了生物材料研发中心,致力于生物医用材料和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
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新材料与生物医药研究所所长田小光介绍,目前市面上只有三家生产用于烧伤的人工皮肤公司,其中一家就在中国深圳,其余两家分别在美国和日本。
该款双层人工皮肤打破了修复烫烧伤伤口 " 人工皮肤 " 材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据了解,该产品价格约为 120 元/平方厘米,而相同面积的美国进口材料价格高达 100 美元。" 实现双层人工皮肤的国产化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降低产品成本 , 减轻病人的负担 , 提升我国人工皮肤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深耕 " 产学研 " 培育 21 家上市公司
兰度双层人工皮肤项目只是研究院孵化的上千家企业当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建于 1996 年,回顾历史,作为 " 产学研 " 深度融合的典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矗立在科技园南区的大楼,为深圳高新区从 " 成果产自厂房 " 转变为 " 成果产自大楼 " 提供了重要示范,带动和引领了一大批内地高校落户深圳,为深圳 90 年代第一次经济模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 20 多年的创新发展,研究院也成为我国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院中,科技与经济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研究院,在全国产业界、科技界和大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引领作用。
截至 2018 年末,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积投入 9 亿多元,成立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40 多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拥有包括国内外院士 7 名、"973" 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5 名首席科学家在内的数百人的研发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 3 项、省部级奖 5 项,申请专利五百多项、获得授权三百多项。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致力于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产业化,以 " 公司 + 实验室(或研发中心)" 的模式在研究院体系内培育孵化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例如电力线载波芯片、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脱硫石膏改造盐碱地技术、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运用、生物医用材料、超精表面加工技术、双酶法生物柴油、精密喷射成型技术和无人直升机等技术过硬、市场竞争力突出、解决关键问题的重大项目,都从研究院体系走出去,在各行各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介绍,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 2500 多家,培养上市公司 21 家;在珠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批创新中心及孵化基地,打造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租赁公司,依靠专业的金融管理团队和科技专家团队,用投贷结合、投保结合等创新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