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7-25
深晚报道丨龙岗区骨科医院成功为耄耋老人做关节置换手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日前,龙岗区骨科医院病房住了一对特殊的夫妇:91 岁高龄的老先生因为滑到摔伤骨折,79 岁的刘阿婆因双膝关节疼痛畸形受限 10 年,二人从重庆慕名来到龙岗区骨科医院做手术,今年也是他们结婚 61 周年。经过龙岗区骨科医院的医生精心治疗,术后第三天二老可以坐在病床边说说话、看看彼此,相濡以沫的画面,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91 岁的朱老先生 4 个月前在家洗脸时不慎滑倒摔伤,致使右侧股骨颈骨折,右髋关节外伤后疼痛、畸形活动受限 4 个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先生的老伴刘阿婆,今年 79 岁,双膝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 10 年,今年 3 月在重庆老家医院行右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仍感活动疼痛,雪上加霜的是她的左膝关节疼痛加剧。二人于日前到龙岗区骨科医院就诊。

针对老先生病情的特殊性,龙岗区骨科医院联合柔性引才专家査振刚教授特别制定了高龄患者手术方案,通过全面的健康检查,排查了基础疾病,术后当天老先生下床站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路。看见老伴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站立行走,躺在病床上的刘阿婆紧紧拉着医院骨科主任赫明堂的手表示:" 我还想站起来好好走路!"

鉴于她的的年龄比较大,医院为刘阿婆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医院各学科密切配合,挑战 " 高龄禁区 ",医护人员奋战 2 个多小时,成功为两位老人先后实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为让老两口相互有个照应,医院医护人员特意把他们安排在了同一间病房。

此外,由于二老说的是重庆方言,为了交流顺畅,医院邀请了骨科医生陈强专门做二老的翻译,现在医护人员都能用重庆话和老人交流了。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刘阿婆对手术恐惧不安、全身颤抖,经过医护人员的耐心开导,逐渐消除了她的恐惧,术后第二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老人也可以下地行走。

" 这么大的手术,原本以为怎么也得躺两三个月,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下地行走。不久就是母亲的八十寿诞,老人可以回家过生日了,非常感谢骨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 刘阿婆的家人高兴地说。

龙岗区骨科医院骨科主任赫明堂介绍,膝关节置换术是晚期患者的最挂选择,但该手术难度较大,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对合并其他疾病的高龄患者进行同期膝关节、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难度更是大大提高。骨科医院近年已成功开展多例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标志着该院骨科团队对严重复杂老年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达到区、市先进水平。

温馨提醒:

由于一些陈旧观念影响,很多病人家属顾虑手术风险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骨折后放弃了手术,尤其是骨折后的高龄老人往往采取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结果还导致褥疮、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龙岗区骨科医院专家提醒,高龄并非手术禁忌,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经过医生客观评估手术可行,还是建议老人骨折后通过手术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由于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症,骨骼较脆,很容易发生骨折,有老人的家庭要特别注意房间内物品的摆放,地面时刻保持干燥。老人外出要有家人陪同,预防老人跌倒或做弯腰搬东西、提水等腰部用力的动作;饮食上加强补钙,多吃些牛奶、鸡蛋,多晒太阳,适量进行锻炼。60 岁以上老人每年最好定期去医院检测骨密度,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张宏宇 黄燕辉 编辑 高申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