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7-26
深晚报道 | “博物少年”召开专家座谈会,博物专家围绕青少年博物课程建言献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22 日," 走进博物馆 " 项目组与深圳市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 " 博物少年 " 主题专家座谈会。座谈会邀请深圳市博物馆协会会长、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原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调研员、国家文物进出境鉴定员刘涛,深圳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刘东、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馆长吴强华、深圳梵亚艺术博物馆馆长游卓凡等专家学者,就 " 博物少年 " 的开展出谋划策,给出可行性建议。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分别从活动开展、课程内容设置、主题结合、教学模式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认为,青少年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有国际视野,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同时,要统合深圳博物资源,设计出适合青少年听得懂、感兴趣的课程。刘涛建议将 " 博物少年 " 与深圳中小学博物馆课程紧密结合,探索研发出适合学生们的课程内容,将 " 博物少年 " 打造成真正的青少年博物馆教育课程。此外,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馆长吴强华,深圳梵亚艺术博物馆馆长游卓凡分别结合自身博物馆特色,从 " 博物少年 " 课程内容设置和实际落地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性建议。本次专家座谈会,作为 " 博物少年 " 项目前期筹备的重要环节,将综合各方专家学者建议,为活动后续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 博物少年 " 是 " 走进博物馆 " 项目针对青少年博物教育重点打造的特色课程,主办方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社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整合深圳博物与传播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博物馆学习和体验的第二课堂,带青少年走进精彩博物世界。

据了解,首季 " 博物少年 " 系列课程将于近期正式推出,课程将围绕深圳市各大博物馆资源,邀请不同领域的文博专家为孩子们打造专业有趣的知识课堂。每季 " 博物少年 " 将推出不同主题的文化课程,每期课程会根据对应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里学习博物知识,深刻感受藏品文化内涵,通过专家授课、现场参观、互动游戏等形式,提升孩子们对人类文明的参与感和感知度,让文物和藏品 " 活化 ",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