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 文 / 摄)2019 年的夏天,对于 19 岁的李凯轩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他以高出省控线 43 分的喜人成绩,被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专业录取了。李凯轩是一个视力仅为 0.08 的男生,之前就读于南京市盲人学校。全班 9 个学生,只有他一个人参加了普通高考。" 我们特别满意,他比普通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李凯轩的父亲说。
△李凯轩借助放大镜来复习
全校唯一一名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
李凯轩决定参加普通高考,是顶着压力并且承担了风险的。他所在的班级,其他 8 个同学都通过单考单招早早确定好了学校,只有他一个人参加普通高考,同时也是南京盲校学生参加普通高考的第一人。
因为和普通学校的高考复习强度完全不同,任课老师也对此表现出担忧,李凯轩的班主任张伟说," 参加普通高考,这在之前是没有想过的,考前的三个月,校长安排凯轩去南京一中旁听,做最后的冲刺,他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高考成绩令人眼前一亮,李凯轩顺利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在所有人看到鲜花的时候,他自己知道这背后的艰辛。" 因为我视力不好,要靠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别的同学可能花 30 分钟就能复习完的资料,我需要两三个晚自习。" 李凯轩对此并无怨言,因为是患有先天性的白内障,他生来看到的世界就是眼前这样的,早已学会与身体的残疾共处。
平时,李凯轩可以照料自己的生活,但是到了相对陌生的环境,遇到台阶或者复杂的路况,他还是需要家人的帮助。为了培养他的方向感,很小的时候,李凯轩的爸爸用自行车载着他,一路骑过去,告诉他这是什么地点,又将去哪里。那些模糊的路标便以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长 " 在李凯轩的脑海里。爸爸对儿子并无更多期待和要求," 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他,急不来,他可以应付生活,我们就感到满意。"
现在李凯轩会带着手机出门,看不清的路标,就拍下来,凑到眼前,放大了图片识别,别人轻而易举做成的事,对他来说,还是难的。也因为这种难和慢,反倒是让李凯轩和家人都变得 " 佛系 ",一次只做一件事,开始做了就坚持下去,学习如此,练琴也是如此。
△李凯轩每天坚持练琴
专注是取得成绩的 " 秘笈 ",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
从六岁时开始接触钢琴,李凯轩已经练了十三年。小学五年级就考到十级,还曾与郎朗同台,也获得过多个专业奖项。教过他四年的老师苏志卿感叹 " 音乐是李凯轩的微光 ",她很少见到勤奋如此的学生,从不需要监督练习,暑期每天练习时间长达 7 个小时是常事。可以说,是专注和时间共同成就了李凯轩。
但是更困难的事,却是看琴谱,视力障碍给李凯轩带来极大的不便,他没有办法像其他练习者那样,一边看谱一边弹,于是他决定背诵琴谱,分段背, 背熟了再弹。" 因为能做的事不多,我反而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手指尖上。" 李凯轩这个夏天还在跟老师学习调音,他说自己的目标非常简单,要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所以要将能做的事做到非常专业。
】
△李凯轩的获奖证书
不只是李凯轩本人,他的父母都是抱着简单的初衷——因为 " 急不来 ",所以慢慢来,因为不能做更多事,所以做好手中的那一件。这或许是值得所有父母借鉴的教育方式。
" 我们对他很宽松,所以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 妈妈为了照顾李凯轩,在他去盲校读一年级后,也去了那所学校做生活老师,在她的记忆里,这个孩子甚至没有过叛逆期,唯一一次让妈妈要 " 动手 " 的情形,是他一拖再拖,没有按时去练琴。
在身边人的印象中,李凯轩相当自律,好友张梓怡对他取得的成绩并不吃惊," 早上到教室时,他都已经在背书或听听力了,晚辅导课结束后,还能听到他的练琴声,几乎每天如此。" 自律和勤奋,是他留给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印象。
在最近的检查中,医生说他的眼压有点高,建议少看书,多休息,家人都对此有些担心,但是李凯轩却乐观,他还打算考研," 也会注意休息,除了看书,我还能听书。" 说着这些时,他为记者演示如何将手机屏幕上的字放大:单指三击,就可以。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