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逸飞 记者 李娜 / 文 顾炜 / 摄)气温 38 ℃,马路都要晒化了,这样 " 热情 " 的南京你怕了吗?他们不怕!
7 月 30 日,在省道 243 东岗互通段,南京市公路管理处路面养护队的二三十名工人们,正在对一段长达 600 米的路面进行维修。脚踏着超过 100 ℃的沥青,头顶着大太阳,鸡蛋打下去秒变熟,普通鞋底两小时就被烫化了,他们却说,这是公路维修沥青摊铺的最佳时机,越热越要干!
243 省道南京段,起于宁句交界处的高阳河大桥,止于江宁区禄口镇,自从 2009 年通车以来,还是第一次进行中修。7 月 30 日上午记者赶到时,单向两车道的路面,用锥形桶从中间隔开,一边是摊铺机、压路机各种机械轰鸣,另一边则是大货车、小客车正常通行。几十名工人有的手拿铁锹施工,有的挥舞旗帜指挥交通,有条不紊。刚一下车,一股热浪就从脚底往上窜,稍一靠近刚摊铺过的沥青路面,热气更是扑得人睁不开眼睛。记者现场测了一下,被来回碾压过多次的路面,温度依然在 117 ℃以上,生鸡蛋打下去,一秒变色。
" 这种天干活,就像抱着一个大火炉,我一天至少喝 20 瓶矿泉水。" 现场工人王岩说,沥青料出厂时至少有 170 ℃,运到现场后顶多散失 10 ℃,这时正是摊铺的最佳温度。站在这种沥青上作业,防晒、防烫的鞋帽衣裤都要装备好,普通的鞋子两个小时就能烫化了。" 我买的加厚底的劳保鞋,一个月也得换一双。"
这样的高温,为什么还要坚持修路?南京市公路管理处养护专项工程项目办副主任朱宏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全市有 800 多公里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由于常年的气候交替还有车辆碾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槽、车辙、沉陷等病害。
" 这些破损处,司机开车经过时如果没注意,可能会被颠簸一下,如果发现了急打方向避开,更容易引发事故。" 朱宏亮说,所以,公路处每年都会有计划的对部分国省干线公路进行大中修养护,今年计划实施国道 104、235、346,省道 204、243 等多个路段,共计长约 52 公里。而高温天,是沥青摊铺的最佳时机,这时候摊铺的路面性能稳定,不容易产生脆裂。
他介绍,虽然现在沥青摊铺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是有些辅助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操作。为了避免中暑,施工作业避开了每天上午 11 点至下午 15 点的高温时段,现场还有保障车辆一直开着空调,车内备足矿泉水、绿豆汤、人丹、遮阳帽等防暑降温用品,工人们每 10-15 分钟就可以轮番休息,尽最大可能保护作业人员。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样一段单幅 600 米长的道路,工人们仅需两三个小时就能维修完毕。接下来,又将马不停蹄地赶往另外一条破损道路进行作业。在南京,像王岩这样冒着高温保障的公路养护工人,还有一两百人。环境虽然艰苦,但王岩和他的伙伴们说," 每一条道路完工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欣慰、骄傲,这条路撒着我的汗水!"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