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0 日美食节当天,罗湖区老围社区 9 位村民身穿鲜艳的围屋服装,戴着凉帽,挑着箩筐,端着托盘,将茶果、清明仔、手粉等手工食品带到现场。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就像仙女下凡,立刻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蔡屋围是深圳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村民从周朝时期就迁徙而来,在蔡屋围落地生根,成就了很多人的深圳梦。蔡屋围人一直沿袭着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在深圳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蔡屋围村异军突起,由城中村变身为深圳的金融中心,是罗湖区飞速发展的缩影。蔡屋围不仅保留了传统美德,也保留下许多传统美食文化。比如冬至用来供奉祖先的茶果,娶媳妇制作的煎堆,清明节制作的清明仔等。这些只有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才会做,且原材料要从乡下寻找,有些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完整三天,现在很少年轻人能吃到了。
老围社区党委为将这些传统食品展示出来,并沿袭下去,组织策划了 " 传承特色饮食,酿制居民快乐 " 老围社区文化美食节。这也是老围社区 2019 年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由深圳市罗湖区健景社工服务中心实施。
桂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健、办事处副主任林华等也来到现场,品尝蔡屋围村的传统美食。参加美食节活动的还有老围社区的人大代表们,他们在活动结束后为老围社区美食节点赞说:这才是有文化内涵的民生微实事。
活动当天,许多居民扶老携幼来到现场品尝美食,他们中大部分是蔡屋围的村民。白发苍苍的王婆婆咬了一口清明仔,笑着说," 好久没吃过了,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年轻人手托茶果自拍,年轻的脸庞立即让这古老的食品有了新意。
活动结束后,老围社区党委和老年协会还将这些食品送到社区重病、高龄及困难家庭,请他们在家中品尝美食,感受传统美食带来的快乐。
深圳晚报记者张少琼 通讯员杨纪欧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