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05
深晚报道|前女友举报复制源代码 牵出一起知识产权刑事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源代码是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一旦遭到泄露,企业将面临着知识产权被剽窃的风险。深圳市南山区一家软件公司收到神秘举报信,才发现公司软件源代码正遭遇程序员泄露的危机。案发后,该公司为查找盗窃者和修复漏洞花费 2 万余元。近日,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后,法院一审判处程序员阿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

公司收到神秘举报短信 有开发人员远程复制源代码

2018 年 11 月上旬,南山某软件公司研发经理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称公司正在开发的餐饮软件源代码被开发人员远程复制并售卖。随后,公司官方微博也收到同样的举报内容。公司马上委托网络安全公司检测服务器日志,对相关人员进行筛查,并通过手机号码查询核实举报人的信息。

经过初步摸查,公司将目标锁定在该餐饮软件研发组的阿成和小黄。通过对服务器鉴定,公司发现小黄曾多次远程访问公司服务器,而发举报信的手机号又与阿成的邮箱关联,因此一度认定小黄是盗取源代码的嫌疑人,阿成是举报者。目前,两人都在成都出差。

为确保源代码的安全,公司立刻报案。小黄和阿成从成都回来,刚落地深圳机场即被警方控制起来,并在小黄身上查获储存有公司软件代码的优盘。小黄大喊冤屈,称优盘是分公司技术人员让携带回来的,其从没有盗窃公司源代码,公司经过反复核实证实了小黄的说法。

经过公安机关再次审讯,发现同机返回的疑似举报人阿成才是真正嫌疑人。在阿成的笔记本电脑里,公安机关查获公司三个共计 160 余万行的软件源代码,阿成也供述了远程登录公司服务器非法获取软件源代码的犯罪事实。

分手后编写举报短信 想让软件公司教训前男友

神秘的举报人到底是谁呢?经过查证,是阿成的前女友菲菲。菲菲和阿成原是一对恋人,在交往中她得知男友负责开发餐饮软件,也复制过公司源代码。后来两人因为一些矛盾分手,菲菲认为导致这段感情破裂的主因是阿成,出于报复的心理,她编写了举报短信想让公司教训一下阿成,未曾想到竟是一起刑事案件。

令软件公司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已经将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做到极致,究竟犯罪嫌疑人是用什么手段盗取源代码的?比如全部员工入职均要签订保密协议和信息网络安全协议,并经过安全保密培训;所有工作电脑均拆除光驱、封闭 USB 接口;所有源代码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加密,即便泄露也只能看到乱码。

据阿成后来供述,他在个人笔记本电脑及公司工作电脑中安装了远程控制软件,然后用笔记本电脑远程控制工作电脑并访问公司服务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对照着服务器内的软件源代码,将 160 余万行代码硬生生敲到笔记本电脑中。阿成说从没有想过出售源代码,只是想私下学习。他入职时虽然签署过保密协议,但并未认真看过这份协议,由此可见他的保密工作意识淡薄。案发后,公司为查找盗窃者和修复漏洞花费了 2 万余元。

承办检察官认为,阿成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违反公司的保密规定,擅自窃取公司的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及电子文档,情节严重,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近日,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阿成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处阿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承办检察官建议企业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

据介绍,承办检察官长期办理辖区内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案件,有着丰富的办案经历,为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他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方面,无论是在职员工还是离职员工,都应当遵守与工作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中约定的保密义务,不能将工作中知识产权作为自己跳槽或者创业的资本,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约定,给工作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更具危害性和破坏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企业需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且应加大对员工的法治教育力度,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拒绝触碰法律红线。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源代码 举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