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陆翔 张聪 记者 严君臣)7 月中旬,江苏海门正余镇桥闸村社区服务中心来了一名特殊的孕妇,要求开引产证明。一查这名女子的情况,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原来这已经女子第八次妊娠,身体早已不堪重负,这次做手术风险极高,许多医院都不敢收了。8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派出专人进行协调,并帮这个贫困的家庭筹措到了手术费用,让这名高危孕妇平安渡过了 " 鬼门关 "。
贫困高危孕妇第八次妊娠
据介绍,7 月 19 号,海门正余镇桥闸村社区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个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孕妇,要求开引产证证明。此人是该村 3 组的赵女士,今年 30 岁,是贫困建档立卡户,与母亲都是轻度智障,老公外地人,靠他一人做小工为生,生活十分艰难。
然而正当工作人员询问情况时,从周边医院传来通报,原来孕妇赵女士 G8P3 孕 5+ 月、疤痕子宫、风险评估橙色;该孕妇第一、二胎足月顺产,分别 9 岁、7 岁,6 年前第三胎孕 6 月因前置胎盘大出血在医院行小型剖宫产,其后四、五、六胎均为大月份引产,第七胎于 2018 年 7 月足月剖宫产,婴儿 5 个月夭折;现孕 5 月 ( 第 8 胎 ) ,为计划外妊娠,需要引产。
对孕产妇进行分级管理时,采取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等来表示妊娠期的一些危险状态,其中橙色代表中度高危状态。赵女士属子宫疤痕未愈合的情况下怀孕的,如果不对孕妇采取措施,子宫随时有破裂的危险,危险系数将升为紫色,犹如一颗 " 定时炸弹 ",时刻危及生命;但如果引产的话,子宫太薄,手术风险十分大,这种状况医术上很少见,医生对此也难以决择。
面对这一情况,桥闸村党总支书记钱小美、副社长俞小惠觉得事关重大,立马向镇计生助理俞美华作了汇报,很快市妇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获悉了此事,引起了高度重视,启动了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预案,着手按排专人协调此事。
7 月 22 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科科长杜玉琴接手此事,她有着 20 多年的计生从业经验,但对这个案例,从来没遇到过的,感觉格外棘手。于是市、镇、村三级部门迅速联动起来,开通了绿色救助通道,共商解决对策。
三级部门联动全力为孕妇解危机
经过三级部门的商讨,由村、镇工作人员俞美华、俞小惠协助其家人带着孕妇再赴南通大医院找专家会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协调,联糸南通市各大医院,帮助引见相关妇科专家。此事的进展不断牵动着大家的心,大家几乎每个小时都要通报情况。
△ 南通三建慈善基金会送钱给赵女士家人。通讯员供图
孕妇一家人已花光了从亲朋好友凑来的 5000 元,手术费又成了一道难题。市妇计中心戴欣欣科长帮她联系了南通三建慈善基金会,通过多次沟通解决了 8000 元,考虑要子宫全切手术钱不够,杜玉琴赶到民政局找到相关负责人,请求给予紧急临时救助 5000 元,民政局特事特办,简化流程,快速拔款。经过两人一天的奔波,终于解决了资金问题。
然而问题又来了,杜玉琴和戴欣欣相继联糸了南通市内多家医院,都以风险太大而拒收,建议去上级医院。无奈之下,她们顶着烈日,再次来到海门市人民医院,请妇产科专家黄森作进一步论证,并进行了核磁共振等检查。为了抢时间,杜玉琴联系了成院长说明了情况,请求直接开绿色通道,将检查时间缩短,经过专家组的会诊,终于答应入院手术。
7 月 23 日,赵女士在多方反复沟通与努力下,终于顺利住进了海门市人民医院,医院成立了妇科专家小组。考虑到孕妇智障,俞美华、俞小惠日夜在医院全程陪同,协助其家人照顾孕妇,又是几个不眠之夜。7 月 27 日傍晚,正在省里培训的杜玉琴,当获悉孕妇手术手术成功,总算松了一口气。为了随时掌握赵女士的身体状况,赵女士住院期间,杜玉琴一直和村里、妇计中心、医院、乡镇、病人家属保持着联系。
" 虽然此事只花了近一个星期时间就解决了,但对于上下一帮子人来说,却是紧张的奔波,辗转了数百公里,也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 对此危机成功的解决,杜玉琴看着上千条微信联络、近百个电话记录,深有感触地说,这可算得上这辈子操的最大的一次心,上下齐心协力能这样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倍感欣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