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还记得这熟悉而催人奋进的歌声吗?8 月 13 至 14 日,上海芭蕾舞团将携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登陆深圳保利剧院。
提起《闪闪的红星》,每个人脑中都会冒出几首经典的歌曲《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和《红星歌》,还有电影中那个勇敢机灵的少年英雄潘冬子。新版故事从成年后的红军战士潘冬子的视角展开,以全新的蒙太奇式叙事方式,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了新意。《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深入人心的旋律被保留,再加上符合写意的舞美、演员们情感丰沛的表演,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当代气质。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闪闪的红星》既是革命精神和红色情怀的延续,也是以海派芭蕾讲好中国故事:"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印证着上海芭蕾舞团推动中国芭蕾创作的初心,希望能在不断的演出中,将这部剧打磨成一部有革命精神、有红色情怀、也有当代气质的佳作。" 据悉,早在去年 10 月,舞剧《闪闪的红星》就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开启首演,好评如潮:
" 艺术感很强,真的很美很感人。"
" 很惊艳,最震撼的是,原先看电影的想象完全被颠覆了。"
有 70 后观众分享说,原本来怀旧的,没想到被芭蕾的美折服,再一次与潘冬子相遇,有熟悉的感觉也有全新的震撼!
今年,该剧又开始了全国巡演,深圳喜爱芭蕾的观众们一定不要错失良机!
编导 & 编剧赵明: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充满了
我对舞剧、对人生、对生命、对革命的感悟
其实早在 20 年前,赵明就排过当代舞剧版的《闪闪的红星》,由著名舞蹈演员黄豆豆主演,在第二届全国 " 荷花杯 " 舞剧比赛中获得过金奖。
" 当年的舞蹈《闪闪的红星》给了我很多成就,但我一直不满意,很希望有这样一部舞剧,让我有更多创造。"
多年后再次编排《闪闪的的红星》,并且以芭蕾形式呈现,赵明把视角聚焦到了成年潘冬子身上,并突破性地让大小潘冬子在同一舞台上对话。
当行军路上的种种与儿时的记忆相交织,少年潘冬子和他已经牺牲的父亲母亲轮番闪回出现,成年潘冬子回顾着自己的过往,更加坚定了救起更多母亲、守护更多家庭的革命决心。
蒙太奇式的分切和组接,现实与回忆的时空交错,这种全新的舞剧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不仅理清了人物间的关系,行军路上各种节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与舞剧的变奏性不谋而合。
赵明坦言:" 让潘冬子‘长大’ , 其实也是在完成我的一种愿望,相信也呼应了广大观众的情结。我们可能都对电影中最后的一组画面印象深刻。山花烂漫中,少年潘冬子背起钢枪成了小红军,跟着队伍一直往前走。看到这儿,人们或许也会有所思考、有所追问——从那以后 , 潘冬子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舞剧对此作了一个很好的交代。这种有新意的表达,突破了线性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脑海中重温曾经的感动,也在电影之外产生‘诧异感’,有意外收获的欣喜。"
作曲家杜鸣:
要符合芭蕾的审美品味,
更要走进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特意保留了 1974 年电影中由傅庚辰先生创作的三首歌曲《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和《红星歌》,并由担任该剧作曲的杜鸣进行全新的创作。
这些歌曲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是无数人脑海中不断循环的经典旋律。如何让新的音乐和这三首经典乐曲自然地融为一体,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音乐情感的起伏而感动,同时又要符合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方式,让音乐保持舞蹈性,是杜鸣创作过程的最大挑战。
剧中有大量描写红军战士行军的段落,在经过不断思考后,杜鸣选取《红星歌》中的三个音作为 " 行军 " 的主导动机,然后用交响乐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将这个主题进行变化和发展,在符合导演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了音乐风格的统一性,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
杜鸣认为,《闪闪的红星》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所以音乐应该从一开始就展现我们的民族特性,并且要在保证芭蕾审美品味的基础上贴近观众,不让大家觉得舞剧有距离感。所以,杜鸣对音乐的处理尽可能地朴素,不刻意运用炫目繁复的作曲技巧,让音乐自然地流淌出来。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