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10
深晚报道丨寻找带有深圳味道的手工艺——“深圳记忆·传统手工艺展”亮相深圳图书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0 日下午,深圳记忆 · 传统手工艺展揭幕仪式暨展演体验活动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展厅举行,吸引众多市民读者参与。此次展览由深圳图书馆主办,以图文和实物展出 20 个深圳传统手工艺项目,向市民读者介绍其概貌、特色、源起、传承和发展。展览将持续至 9 月 8 日结束。

揭幕仪式现场,四位非遗传承人依次登台展艺,现场创作并将作品捐赠给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王冰发言,介绍本次展览的意义。

传统手工艺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息息相关,融入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展览揭开深圳本土手工艺的神秘面纱,内容丰富多样、妙趣横生,大鹏打米饼、南澳海胆粽和云片糕等深圳本土美食制作技艺、民俗风格鲜明的剪纸与棉塑、" 七秒成影 " 的剪影绝活、" 流光溢彩 " 的脸谱面具、细致精妙的内画与麦金画、典雅的红釉彩瓷茶具与手工银壶等等。

精美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背后鲜活的人物和曲折的传承脉络更让人叹为观止。共有展板 60 幅,展出图片 155 张,文稿约 1.5 万字,15 集微视频,图书、原材料、工具、作品等实物展品一百余件。

" 深圳记忆 " 是深圳图书馆于 2014 年启动的大型综合深圳地方文献建设项目,开放、包容的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建共享地搜集保存城市发展记忆。寻访工作历时 16 个月的时间,成果在本次展览中集中体现。该项工作得到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反映着深圳历史与文化的流动变化。深圳图书馆策划本次展览,旨在凝聚与传承深圳本土文化,让更多深圳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传统技艺和特产风俗、感受手工艺人的匠心与情怀。同时,丰富深圳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的建设,促进特色资源的阅读与推广。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摄影 冯明 实习生 杜彤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