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16
第十届茅奖作家李洱:评委们对艰苦的文学探索表达了信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当代著名作家李洱凭《应物兄》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写了 13 年的小说,2018 年底一面世,即引发各方关注,登顶各大文学榜。今年 4 月,现代快报记者赴北京面访李洱,作家本人曾就这部作品进行过详细的解读。

从 2002 年 1 月出版《花腔》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每一年的年度选题表里都保留着一项:李洱新作。此后,每一年的年度选题论证和组织会上,编辑都底气十足地回应:李洱新作明年铁定交稿,新书年内出版,但均未如愿,直到有一次,李洱告诉编辑这部曾以《焰火》《风雅颂》等各种暂定名留在选题表里的作品,已经正式命名为《应物兄》,编辑这才心里真正踏实起来。但李洱要求编辑严格保密,不能透露一个字,因为他不愿受到干扰。

算起来,在《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之后,足足有十三年时间,李洱几乎没有再发表过作品,连中短篇的写作都停止了。一个已经享有海内外声誉的作家,又正当创作盛年,被各出版社、杂志社和媒体追问写作动态,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刚开始,他老老实实的说在写长篇,编辑等啊等,催问下,他如实相告,已经写了几十万字了,预计将达到百万字。以后再问,对于作品的情况,他再也不愿意透露只言片语。编辑后来知道,这个时候他的电脑里已经躺着 200 多万字了。编辑倒数第二次登门的时候,看到他的电脑里还保留着 170 万字。

写作《应物兄》的过程中,李洱的生活变化很大。首先,他和妻子从郑州搬到了北京。刚刚安定下来,他的母亲突患重病,李洱是家中长子,又极孝敬父母,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和三个弟弟,在几大城市求医问药。这期间,遵照母亲的愿望,他们夫妇要了孩子。

评论家王鸿生说,这些年李洱 " 忙工作、忙孩子、忙着替人做嫁衣、忙着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学活动 "," 又处在文学圈的漩涡里,这个人承受了多少难产的焦虑和被嘲笑的尴尬?我们不知道。一边在日常消耗里谈笑风生,一边默默运斤、吐丝结茧,他是如何应对外在的压力和自我的分裂的?我们也不知道 "。

坊间有各种传言,一说李洱在憋一个 " 大家伙 ";一说他大概永远也交不了稿了!生活瞬息万变,哪有写十几年还出不来的!他到底在做什么?

对于小说写了 13 年,写坏 3 台电脑的事,李洱曾诚恳而诙谐地解释:" 小说写 13 年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这或许能说明李洱的智力中等。但同时也说明我是比较认真的作家,愿意对文字负责任,愿意对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负责任,愿意对他们所遇到的每个困难,他们心灵里的每个褶皱负责任。"

《应物兄》获奖之后,记者连线了李洱,正在开会的他,给记者发来短信,对于此次摘得茅奖,他表示:" 看到消息,可以想到评委们在众多好作品中,做出了怎样艰难取舍。我想,评委们对《应物兄》的现实品格表示了鼓励,对艰苦的文学探索表达了信心。我充分尊重评委们的劳动。"

(编辑 刘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