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说起丹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 配眼镜去 "。8 月 16 日、17 日, " 我家门口那条路 " 江苏展示周活动走进丹阳。这些年,你戴过的眼镜、美瞳、墨镜 …… 它们的 " 老家 " 长啥样,又经过怎样的流程被制造出、运送出来,让我们沿着镜彩农路去看看。
△ 丹阳镜彩农路
在丹阳司徒镇,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了亚洲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企业万新光学,偌大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对镜片打磨、验光,数十道工序严谨有致。据悉,这里可年产眼镜架可 350 多万付,树脂镜片可达 5000 多万片,产品遍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不是特例,司徒镇上还拥有着这样大大小小的眼镜企业近 400 家,中国最大的隐形眼镜生产企业——海昌公司、全球最大的眼镜网络销售专业化公司 --- 淘镜公司、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 --- 精通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都座落在此,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
俗话说,道路通,百业兴。目前,丹阳正全面推进全市 " 镜彩农路,丹凤朝阳 " 农村公路品牌建设,打造眼镜之都的农村公路大格局。2013-2019 年间,丹阳共计投入 44 亿元,完成新建县道 8 条,里程 51.42 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 600 余公里。环绕着司徒镇,就有新司线、访上线等一批农村公路,一条条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农路,加上沪宁高速、312 国道,122 省道穿境而过,司徒镇成了沪宁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丹阳延陵镇九里村是省级文化名村,春秋时期吴国名贤季札就受封于此,有着 3000 余年的文化积淀。过去因为道路不通,资源优势难以发挥。近年来,随着丹延线、丹行线、丁珥线、延荣线建成通车,九里镇镇庙之宝孔子手书季子碑、奇观之宝千年 " 沸井 "、文化之宝吴文化 …… 终结了以往 " 藏在深山无人识 " 的尴尬,逐渐在全国小有名气。
据介绍,目前,丹阳农村公路品牌建设主要打造了西环线。长达 60 公里的西部环线,由 " 辉映朝阳 "" 杉水乡韵 "" 田园牧歌 " 等 7 个主题串联构成,勾勒出一幅 " 路在树中行,人在画中走 " 的美丽画卷。全线道路标线统一,配套景观特色不一,沿途民居整洁、绿植生态多样。民间文化广场、农耕节气长廊、彩绘墙等特色节点,让公路文化融入地方特色,加速了丹阳由 " 通上车 " 向 " 富一方 " 转变,由 " 交通线 " 向 " 风景线 " 转变。据悉,丹阳下一步还将打造东部 65 公里环线。
(编辑 魏如飞 丹阳市交通局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