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张雅静 记者 徐梦云 张然 / 文 马晶晶 / 摄)" 红领巾不再戴的时候,那一抹靓丽的鲜红,已深烙在了我们心中 ……"8 月 17 日上午,激昂的诵读声在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宝船社区响起。本周现代快报品牌活动 " 欢乐社区行 " 来到宝船社区,联合 1213 志愿者同盟,举办 " 燃情三行诗,礼敬新中国 " 的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和抗战老兵零距离接触,接力诵读燃情三行诗,学唱红歌,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零距离倾听,百岁老兵讲述峥嵘岁月
活动现场,孩子们与抗战老兵冯宗尧连线对话。" 如今我们的祖国强大了,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出力,我 96 岁了,也还要出力,要把爱国的道理讲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听。" 冯宗尧头发全白,但声如洪钟。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冯宗尧打开了话匣子。在他小学毕业那一年,侵华日军疯狂侵略中国,他随父亲到处逃难,经常遇到敌机疯狂轰炸。" 我亲眼见到了日本鬼子的残忍,知道书是读不成了,于是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 18 期。"
1942 年 10 月,冯宗尧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即参加远征军,被派往印度兰姆伽担任坦克教练。"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上阵杀敌,打了三次报告都被上级拒绝了,上级说我教出更多的坦克手,做出的贡献更大。" 据冯宗尧回忆,1944 年,中国远征军缅北大反攻,他教出的坦克兵冲在了第一线。在面对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 18 师团时,坦克兵们同仇敌忾,一举冲进师团指挥所,缴获日军关防大印。
" 头可断,血可流,而志不能缺。" 冯宗尧念出了自己写下的 " 燃情三行诗 ",其实这首诗是他在刚刚参军时写下的,当年他写下这段话时,最大的志向就是保卫祖国,把日本鬼子打败。" 祖国强大,老百姓才能平平安安过日子。我希望每个青少年都要有志向,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十多岁的孩子、七八十岁老人,接力诵读三行诗
冯宗尧简短有力的三行诗,让孩子们在现场听出了浓浓的爱国情,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诗歌,跃跃欲试。
当天,11 岁张宇熠和另外几位同学都系着红领巾。"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在我眼里,祖国和我准备的诗歌一样是一抹靓丽的鲜红。" 他说,自己要用简短的诗句表达对祖国的感情。
除了孩子们的诵读,宝船社区朗读社的几位成员也来到现场,朗诵了一首《面对鲜红的党旗》。75 岁的吴奶奶是朗读社的一员,虽然年纪大了,但她精神头很好,朗诵时声情并茂。吴奶奶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不仅吃穿不愁,还有时间去到处旅游。每次看到祖国大好河山,都会感到特别自豪。"
现场燃爆了,老中青三代齐唱红歌
" 有人知道 8 月 15 日是什么日子吗?" 红歌教唱在这样的提问中开场,一个小女孩举起手小声说是日本投降的日子。" 说得对,今年 8 月 15 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74 周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也和这段历史有关。" 吴奶奶说。
"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 孩子们跟着吴奶奶一句一句唱着,教唱环节结束后,朗读社成员和孩子们齐唱这首歌,歌声久久回荡。
张宇熠的妈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孩子现在长大了,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以后还想带他去井冈山去走一走,感受感受上世纪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当天,现场最小的是不满 4 岁顾语桐。她妈妈说:" 孩子太小,跟她讲爱祖国她听不懂,但我还是想带她来现场感受一下。"
活动结束之际,大家还沉浸在浓烈的红色氛围中,一起合影留念,并齐声祝福祖国。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